銀杏高效栽培技術與日常養護管理
來源:www.atlantasplash.com 訪問量:5658 時間:2020-07-21 11:34:15
銀杏如何栽培?銀杏屬于落葉大喬木,生長緩慢,壽命也極長,銀杏集觀賞、藥用、經濟等價值為一體,是不錯的樹種。下面主要學習銀杏栽培技術與栽植后的管理。
1 銀杏栽培技術
1.1園地選擇
應選擇海拔170 m、光照條件好、土層深厚肥沃、灌水條件好的緩坡地進行種植。以土壤pH 值為6.5~7.5,坡度小于15°的背風向陽或緩坡地,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平地為最好。
1.2選擇優良品種
優良品種的選擇是培育壯苗的基礎,應選擇抗性強、無病蟲危害、健壯的植株。采種在9 月底至10 月初種子充分成熟的時候進行,之后除去種皮,洗干凈、陰干后將充實飽滿的種子篩選出來,第一時間進行沙藏。沙土濕度以用手捏成團松開即散為最佳。另外,貯藏期間應重視排水、防鼠工作。
1.3適時播種
采種后,將外皮除掉曬干貯存,當年冬季播種或次年春季播種(如果是春季播種,應進行催芽處理)。苗圃宜選排灌方便、水源充足、地勢較高的地塊,并施加充足的基肥,用種量約為25 kg/667 m2。開溝播種前,先澆足底水,再在播種溝中側放銀杏種子,若是種子已經發芽,則芽尖朝下,覆上3 cm左右的細土并壓實。銀杏生長速度很慢,要經過兩三年才能出圃,出圃時銀杏苗高60~70 cm。
1.4定植方式
春季在萌芽前15-20天左右定植,而秋季在十月中旬進行定植。最佳的栽植深度為保持苗木的原有土痕,可以淺,但是絕對不能過深。
2 銀杏栽植后的管理
2.1水肥管理
栽培銀杏樹苗5~7 d 后進行澆水,銀杏樹苗成活后可以減少澆水頻率,在土壤化凍后銀杏樹苗發芽前進行第1 次澆水。在5 月天氣干旱的時候進行第2 次澆水,這對銀杏樹芽的生長發育極為有利。因為銀杏具有怕澇、耐旱的特點,因此,在雨季要根據天氣情況減少澆水量,并要重視排澇工作,以免因為水分過于充足而導致銀杏根系缺氧,致使銀杏根系腐爛。最佳的施肥時間為春秋兩季,可以在樹冠投影外進行環狀施肥,也可以運用打洞法在銀杏樹周圍施加有機肥并進行澆水。
2.2整形修剪
銀杏屬于天然短枝型果樹,短枝易于培養和更新,長枝上二年生的短枝即可開花結果。因此,自然開心形是銀杏的主要豐產樹型。中心無主干,從嫁接部分培養三四個主枝,每個主枝上培養2~4 個側枝,從側枝抽生長枝,生長枝培養結果短枝,樹冠呈半球形或自然開心形。對于幼樹的整形修剪,第1 分枝長度保留40 cm,第2分枝長度保留30 cm,最后形成第3 分枝。以后的修剪就是剪除朝偏冠方生長的新枝條頂端嫩梢,除萌芽和萌條,剪除細弱枝、直立枝、徒長枝、病蟲枝和過密枝等;用繩將過密的強枝拉開,確保疏密適中、通氣透光,逐步培養成主干疏層形或疏散開心形。掛果樹的整形修剪與幼年樹形成第3 分枝后的整形修剪方法一致。
2.3人工授粉
結果園要進行人工授粉,在4 月下旬雌花開花率超過40%的時候采集雄花花粉,按1∶0.25∶(250~500)的比例將花粉、硼酸和水混合進行噴灑。
2.4人工疏果
為了有效克服大小年結果現象,確保樹勢健壯,應進行合理疏果。根據樹長勢,葉子超過6 片的短枝留3 個果,四五片葉的留2 個果,三四片葉的留1 個果。疏果的時候,將大果留下,去掉小果。
3 病蟲害防治
3.1銀杏葉枯病
加大水肥管理力度,使銀杏樹更為健壯地生長,提高其抗病能力。例如,7 月前在銀杏根基附近地面潑澆鋅肥或鋅、錳、硼等微量元素混合液(1∶500),可有效預防該病害。在發病初期,對幼樹或苗木噴70%代森錳鋅800 倍液或50%退菌特800~1 000 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進行防治,根據發病輕重,每隔15~20 d噴施1 次,連噴兩三次。
3.2銀杏早期黃化病
土地缺鋅、積水、地下害蟲或土壤水分不足等很容易導致銀杏樹感染葉枯病,并在早期發生落葉現象。一般在6 月中旬發病,7 月上旬黃化增多。防治時要找準病因,并注重積水排濕、干旱灌水;若是缺鋅,應施加鋅肥、多效鋅或硫酸鋅等。
3.3銀杏超小卷葉蛾
主要在4 月中旬至6 月中旬對銀杏樹造成危害,最嚴重的為幼蟲危害。剛羽化的幼蟲,經過一兩天后鉆入嫩梢,或導致被害枝梢枯死、幼果脫落??梢栽谟紫x剛孵化還沒有鉆入枝梢前或幼蟲從枝梢中爬出卷葉的時候進行噴殺,如將敵敵畏(80%)、敵百蟲(90%)、水按照1∶1∶(800~1 000)的比例混勻后進行噴霧,也可以用1 500~2 000 倍敵殺死溶液進行噴殺。
4 適時采收
為了提高銀杏種核質量,在10 月上旬果實完全成熟時進行采收。果實采集后進行堆放、搓皮、晾干等處理,然后收集種子。
以上就是銀杏樹栽培技術的全部要點,各位苗農朋友可以多多參考學習,也可以推薦給您身邊更多有需要的苗農!
1 銀杏栽培技術
1.1園地選擇
應選擇海拔170 m、光照條件好、土層深厚肥沃、灌水條件好的緩坡地進行種植。以土壤pH 值為6.5~7.5,坡度小于15°的背風向陽或緩坡地,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平地為最好。

優良品種的選擇是培育壯苗的基礎,應選擇抗性強、無病蟲危害、健壯的植株。采種在9 月底至10 月初種子充分成熟的時候進行,之后除去種皮,洗干凈、陰干后將充實飽滿的種子篩選出來,第一時間進行沙藏。沙土濕度以用手捏成團松開即散為最佳。另外,貯藏期間應重視排水、防鼠工作。
1.3適時播種
采種后,將外皮除掉曬干貯存,當年冬季播種或次年春季播種(如果是春季播種,應進行催芽處理)。苗圃宜選排灌方便、水源充足、地勢較高的地塊,并施加充足的基肥,用種量約為25 kg/667 m2。開溝播種前,先澆足底水,再在播種溝中側放銀杏種子,若是種子已經發芽,則芽尖朝下,覆上3 cm左右的細土并壓實。銀杏生長速度很慢,要經過兩三年才能出圃,出圃時銀杏苗高60~70 cm。
1.4定植方式
春季在萌芽前15-20天左右定植,而秋季在十月中旬進行定植。最佳的栽植深度為保持苗木的原有土痕,可以淺,但是絕對不能過深。
2 銀杏栽植后的管理

栽培銀杏樹苗5~7 d 后進行澆水,銀杏樹苗成活后可以減少澆水頻率,在土壤化凍后銀杏樹苗發芽前進行第1 次澆水。在5 月天氣干旱的時候進行第2 次澆水,這對銀杏樹芽的生長發育極為有利。因為銀杏具有怕澇、耐旱的特點,因此,在雨季要根據天氣情況減少澆水量,并要重視排澇工作,以免因為水分過于充足而導致銀杏根系缺氧,致使銀杏根系腐爛。最佳的施肥時間為春秋兩季,可以在樹冠投影外進行環狀施肥,也可以運用打洞法在銀杏樹周圍施加有機肥并進行澆水。
銀杏屬于天然短枝型果樹,短枝易于培養和更新,長枝上二年生的短枝即可開花結果。因此,自然開心形是銀杏的主要豐產樹型。中心無主干,從嫁接部分培養三四個主枝,每個主枝上培養2~4 個側枝,從側枝抽生長枝,生長枝培養結果短枝,樹冠呈半球形或自然開心形。對于幼樹的整形修剪,第1 分枝長度保留40 cm,第2分枝長度保留30 cm,最后形成第3 分枝。以后的修剪就是剪除朝偏冠方生長的新枝條頂端嫩梢,除萌芽和萌條,剪除細弱枝、直立枝、徒長枝、病蟲枝和過密枝等;用繩將過密的強枝拉開,確保疏密適中、通氣透光,逐步培養成主干疏層形或疏散開心形。掛果樹的整形修剪與幼年樹形成第3 分枝后的整形修剪方法一致。
2.3人工授粉
結果園要進行人工授粉,在4 月下旬雌花開花率超過40%的時候采集雄花花粉,按1∶0.25∶(250~500)的比例將花粉、硼酸和水混合進行噴灑。

為了有效克服大小年結果現象,確保樹勢健壯,應進行合理疏果。根據樹長勢,葉子超過6 片的短枝留3 個果,四五片葉的留2 個果,三四片葉的留1 個果。疏果的時候,將大果留下,去掉小果。
3 病蟲害防治
3.1銀杏葉枯病
加大水肥管理力度,使銀杏樹更為健壯地生長,提高其抗病能力。例如,7 月前在銀杏根基附近地面潑澆鋅肥或鋅、錳、硼等微量元素混合液(1∶500),可有效預防該病害。在發病初期,對幼樹或苗木噴70%代森錳鋅800 倍液或50%退菌特800~1 000 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進行防治,根據發病輕重,每隔15~20 d噴施1 次,連噴兩三次。
3.2銀杏早期黃化病
土地缺鋅、積水、地下害蟲或土壤水分不足等很容易導致銀杏樹感染葉枯病,并在早期發生落葉現象。一般在6 月中旬發病,7 月上旬黃化增多。防治時要找準病因,并注重積水排濕、干旱灌水;若是缺鋅,應施加鋅肥、多效鋅或硫酸鋅等。

主要在4 月中旬至6 月中旬對銀杏樹造成危害,最嚴重的為幼蟲危害。剛羽化的幼蟲,經過一兩天后鉆入嫩梢,或導致被害枝梢枯死、幼果脫落??梢栽谟紫x剛孵化還沒有鉆入枝梢前或幼蟲從枝梢中爬出卷葉的時候進行噴殺,如將敵敵畏(80%)、敵百蟲(90%)、水按照1∶1∶(800~1 000)的比例混勻后進行噴霧,也可以用1 500~2 000 倍敵殺死溶液進行噴殺。
4 適時采收
為了提高銀杏種核質量,在10 月上旬果實完全成熟時進行采收。果實采集后進行堆放、搓皮、晾干等處理,然后收集種子。
以上就是銀杏樹栽培技術的全部要點,各位苗農朋友可以多多參考學習,也可以推薦給您身邊更多有需要的苗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