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栽植要點
銀杏樹的栽植不是簡單的挖坑、栽樹、埋土,多注意一些細節,更利于提高成活率。
在邳州,銀杏樹的栽培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銀杏樹體高大,古樸剛勁,樹葉多姿,春夏翠綠欲滴,晚秋燦爛金黃,富有觀賞性,是理想的園林綠化樹種。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紛紛出現本應是綠葉期,而樹葉大面積枯黃甚至整株枯死的現象。我們通過到實地走訪調查結合工作實際,總結了邳州市銀杏的栽植管理技術,指出了養護管理方面應注意的問題,提出了在本地區栽植銀杏樹的建議,僅供園林綠化工作者參考。
銀杏是銀杏科銀杏屬的落葉大喬木,5月開花,10月成熟,果實為橙黃色的核果。樹皮灰褐色,深縱裂。樹冠廣卵形,枝有長枝、短枝之分。一年生的長枝呈淺棕色,后則變為灰白色,并有細縱裂紋,短枝密被葉痕。葉扇形,有二叉狀葉脈,頂端常2裂?;ド陂L枝而
簇生于短枝上。雌雄異株,種子核果狀,橢圓形,熟時呈淡黃色或橙黃色,葉被白粉,花期4~5月,種子9—10月成熟。是現在地球上生存著的最古老的一種歷史遺物,亦稱為活化石,有“植物界的熊貓”之稱。
銀杏在中國寓意深刻,蘊涵豐富。她歷盡滄桑、劫而不覆、蓬勃繁衍,正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生生不息的精神寫照;銀杏在中國底蘊深厚,文化燦爛。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銀杏文化璀若星輝;銀杏在中國栽植悠久,分布廣泛,古往今來,無論是銀杏栽培面積,還是銀杏產量,中國均居世界首位。
銀杏樹干高大,枝繁葉茂,古樸剛勁,樹葉多姿,春夏翠綠欲滴,晚秋燦爛金黃,極富觀賞性。集樹形美、葉形美、內在美于一身,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是園林綠化的最佳樹種之一。近年來,銀杏樹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更加引起人們的青睞和重視。在我市,園林部門在城市綠化中大量應用銀杏,修建了國家級銀杏博覽園、銀杏廣場、錦繡廣場、人民公園和九風園等銀杏主題公園,而且建成了沿河路、解放東路、長安路、花園路、文化路等用銀杏作為行道樹的道路。形成了“世界銀杏看中國,中國銀杏看邳郯”的雄偉景觀。
1 栽植地點的選擇和處理
風景園林綠化中的銀杏樹,往往是單植或雙植,叢植的很少見。為了能盡快地形成開闊的樹冠,栽植點一定要保持適當的栽植面積,形成以銀杏為主的景觀。栽植點的土層厚度務必在1.5m以上,且要肥沃疏松,土壤pH值要求微酸至偏堿,水源條件良好,但又不能有
積水。地下水位深度不得低于1.5m。
銀杏行道樹的栽植點是以道路的長短、曲直和寬窄而決定,受自然條件束縛較大。修建道路時,往往在道路兩側埋有石灰渣、水泥渣、瀝青渣,栽植時必須清除干凈,然后客土。銀杏作為行道樹,栽植點上的土面至少要保留2m x2m的面積,必須保證銀杏根系的生長有充足的氧氣供應。否則,在炎熱的夏季,四周大面積澆灌水泥、柏油時,銀杏樹會形成大量干枯枝,生長嚴重不良,甚至會整株死亡。
2 栽植苗木的選擇
用于風景園林綠化的銀杏樹,宜選用樹干通直圓滿,輪生枝層次性較強的銀杏實生大樹,胸徑以20cm以上為宜,能盡快發揮綠化效果。
用于行道樹的銀杏苗木,宜選用10~15年生、胸徑10~15cm、苗高3m以上,生長茁壯的實生大樹,以利立竿見影和保護管理。銀杏用作行道樹,宜選擇雄株為好,尤其是在城市行道樹中,選擇雄株尤為重要。因為這不僅能提高綠化效果,而且還可以免除銀杏種實成熟時,外種皮發出的惡臭污染環境。
3 栽植時間
在邳州,銀杏栽植主要在秋季和春季進行。秋季帶葉栽植可在9—10月進行,也可在落葉后的11月進行。因為帶葉栽植,栽后地溫尚高,根系傷口可以提早愈合,提早生根,第二年生長量較大。在我市以春季栽植為主,春季栽植力爭在天氣轉暖,大地解凍后及時栽
植。在特殊情況下,夏季也能栽植,但大樹需要采取帶土移栽和整修樹冠,一般要去掉1/3~2/3的枝葉量,并加蓋遮陽網,必要時需輸入營養液。
4 栽植形式
銀杏作為行道樹多以單行栽植為主,雙行栽植的甚少。單行栽植的銀杏樹,株距可采用4~6m,待株間交叉后可隔株間伐,改為8~12m,以后無需再作調整,雙行栽植的銀杏樹,行距可采用6~8m,株距保持不變。
5 栽植方法
一般來講,銀杏栽植的成活率可高達90%以上。但是,如果在栽植方法上缺乏嚴格要求,即便全部成活,生長也不會旺盛,形成既不死,也不旺的小老樹。
5.1 挖穴
栽植穴一定要大,一般挖長、寬、深各1m的穴。苗木越大,穴的規格相應增大,苗可淺栽,但穴要大,樹穴深度和周邊應大于土坨20cm。
5.2 起苗
10年生以上的銀杏大苗,起苗時應帶土坨,土坨的大小應為樹干直徑的8~10倍,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根系盡量要大,完整,多帶側根和細根,不損傷根皮。并纏上草繩,起苗后,樹干噴水,然后用寬10cm的塑料條帶纏嚴,以防止失水,影響成活,并能防止運輸中損傷樹干。從起苗至栽植不應拖得時間過長,時間越短越好。
5.3施基肥
先向栽植穴中填20~30cm的表土,然后往樹穴的中部填入與土拌勻的基肥,基肥一定要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再填入10~20cm的好土,使樹根部不直接接觸肥料,以免燒根。
5.4還土
還土前應將捆土坨的草繩全部抽出,以使根系與土壤密接。埋人穴中的土以干為好,在踏實土壤時,可以避免土壤板結,以免對銀杏的根系產生不利影響。埋土時用腳踏實,不能夯砸,以防傷根。
5.5澆水
樹木栽植后要澆透水,使穴內土壤和苗木根系密切結合。
5.6培土
待栽植穴中的水分完全滲透下去,不見水洼時,才可以用干土將穴面填平,而且要培出一個高20~30cm的土堆,大小范圍要超過穴口。高培土堆的好處有:一是保墑,二是防止風搖樹晃,三是雨季避免根系遭受水澇害。
5.7設立支架
栽植后要及時設立支架,一般用三根支柱支撐,在樹干與支柱連接處要用軟布保護,避免在刮風時支柱與樹干摩擦,造成樹皮的損害。一般支柱要在當年的冬季左右才能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