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與國樹評選
評選國樹,對于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激發各族人民的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已有120多個國家確定了國樹,而擁有“世界園林之母”盛譽和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中國,長期以來卻沒有選定國樹。國樹,是國家之推崇,民族之驕傲。國樹的華貴形象和濃厚的精神蘊涵,體現著一個民族的高尚情操和可貴品質。評選國樹,對于宣傳森林知識,繁榮森林文化,提高全民生態意識, 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確定國樹,有利于寄托民族的思想情感,振奮民族精神, 增強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近年來,社會各界對“盡快確立銀杏為國樹”的呼聲日益高漲,已引起國家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有識之士呼吁:中國不能沒有國樹,中國國樹非銀杏莫屬!
中華銀杏,國樹風范。它亙古孑遺,歷經第4 紀冰川的毀滅性浩劫仍幸存于我國,屢遭磨難,歷盡滄桑,不離不棄,鐘情莽莽神州,并繁衍復興,再度走向世界,成為舉世聞名的“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貓”。它堅韌不拔,昂揚向上,生生不息,是“歷史的精華,永恒的標志”,成為“解讀大自然奧秘的里程碑”,闡釋中華民族精神的有力見證。銀杏樹高大挺拔,傲立蒼穹,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和寧折不彎的英雄氣概。其碩果累累、惠及萬世的無私情懷又象征著中華民族友鄰萬邦的君子之風。郭沫若先生于1942年5月在重慶《新華日報》上發表散文,把銀杏的風骨和品質描寫得淋漓盡致,盛贊銀杏為“東方的圣者,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疾呼“你是真應該稱為中國的國樹的呀”。
中華銀杏偉岸挺拔,華貴典雅,具有蒼勁之美、滄桑之嘆、傳神之韻。在任何惡劣條件下,它都能欣然受之,不卑不亢。不管風吹雨淋,火燒雷擊,依然故我。似胡楊,生而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卻比胡楊更雄壯;似青松,姿而不妖,翠而不媚,蒼而不朽,卻比青松更挺拔;似水杉,聳而不彎,美而不艷,密而不攀,卻比水杉更堅強。 因此,銀杏素為先民所敬仰,栽植于廟宇、道觀、 名人庭院等地,視其為圖騰而崇拜,更有后人以軒轅黃帝的復姓“公孫”之美名稱之,千年流芳。 1945年,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后,最早從廢墟中吐露新芽,恢復生機的就是銀杏。
中華銀杏質樸無華,無私奉獻,以扎實、厚重、內凝的性格彰顯著務實進取的精神。銀杏,飽經風雨滄桑,淳厚古樸,本色天然,從不炫耀張揚,根扎大地,心系故土。銀杏,不擇土壤,不論環境,只一壞黃土,一滴晨露,即可安身立命,展蓬勃生機,就會長成參天大樹,為人們遮蔭蔽涼, 奉獻累累碩果。浙江天目山“五世同堂”的古銀杏,生長在懸崖峭壁上,一代又一代繁衍,鐵骨錚錚,昂首云天,精神永在,每年都吸引數萬名朝拜者前來瞻仰。因此,有外國人稱中國植物區系為銀杏植物區系,其科學意義不言而喻。記載中國植物的巨著——《中國植物志》,全書共80卷,每卷封面上都印有銀杏,可謂匠心獨具,精美絕倫。
20世紀中葉,南京林業大學馬大浦、陳植、葉培忠等專家,曾利用多種方式呼吁盡快確定我國的國樹。此后,關于國樹評選的呼聲從未間斷,國樹候選樹種的標準也幾經修定。20世紀90年代以來,不少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 期間,踴躍提交關于國樹評選的議案和提案,要求盡快結束我國沒有國樹的歷史。為推選銀杏為國樹,中國林學會經濟林分會銀杏研究會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為此成立了推舉銀杏為國樹專業工作委員會。自1991年首次全國銀杏學術研討會開始,幾乎每次研討會都建議確立銀杏為國樹。全國各地的銀杏研究會會員,也一直為國樹事業做著不懈的努力。1994年,中國銀杏研究會會員、安徽省全國人大代表劉漢杰聯絡30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推薦銀杏為國樹的議案被列為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第455號議案,全國人大批轉國家林業部處理,林業部以文件形式答復稱此建議是“目前見到的最完整、最具體的推薦國樹方案”。在2000年全國人大九屆三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郭大孝再次提出“推薦銀杏為國樹”的議案。在2002年全國人大九屆五次會議上,郭大孝代表又一次提出“關于把銀杏樹定為國樹的建議”。來自江蘇的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鞠章網從2003年開始,堅持不懈地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交關于確定銀杏為中國國樹的議案。他領銜的“確定銀杏樹為中國國樹”的1287 號議案,有112名代表聯合簽名,成為2004年全國人大十屆二次會議代表聯名最多的議案。2005 年全國人大十屆三次會議上,鞠章網等代表再次提出“關于將銀杏樹定為國樹的建議”和“關于將確定中國國樹作為本屆人大工作內容的建議”。國家林業局于2005年6月9日對兩項建議分別給予答復,稱代表們“提出的有關國樹評選的議案和建議,對推動我國國樹評選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5年,受國務院委托,國家林業局安排中國林學會進行了國樹評選初選。這次國樹評選標準有四:一是屬中國特有或原生中國,在我國具有較廣泛的分布,在世界上有較大影響;二是外觀漂亮,深受國民喜愛;三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某種民族精神;四是物種明確,不引起混淆。從2005年7月下旬開始,中國林學會聯合搜狐網, 共同舉辦網上推選國樹活動。2005年9月22日, 中國林學會公布全民對銀杏、水杉、珙桐、杜仲、 國槐、側柏、樟樹7個國樹候選樹種的投票結果: 活動共收到信函與網絡投票179萬張,其中銀杏得票177萬張,占總票數的98. 91%,其他樹種共得票19575張,占1.09%,有近99%的公眾主張選擇銀杏為中國國樹。中國林學會已將投票結果上報,并提出“將銀杏樹定為國樹”的建議。由此可見,銀杏不僅扎根于中華民族的沃土,更深深扎根于華夏兒女的心中,成為中華民族品格和精神的象征,在國樹評選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優勢。
銀杏以其飽經滄桑的悠久歷史、澤被萬世的奉獻精神、渾身是寶的綜合價值和充分代表中華民族的“民魂”象征,贏得了廣大國民的喜愛和支持, 銀杏戴上國樹的桂冠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