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銀杏有關的對聯、碑文
對聯是我國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它言簡意深、平仄協調,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古往今來,眾多藝術家從不同視角,或詠詩成聯、或鐫刻碑文,歌頌贊揚神奇而高貴的銀杏,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墨寶。
宋哲宗元桔七年(1092年),蘇東坡游覽安徽懷遠涂山,看到禹王宮啟母殿前摩天聳立的兩株銀杏,盤根虬枝,老態蒼蒼,其中北側一株銀杏樹干中竟又發出一株生意盎然的櫧樹,不禁令人稱奇。 再一打聽此樹植于何時,道士以古謠作答:“先有樹,后有山,禹王問樹幾千年”。又傳說此樹為大禹娶妻時手植,是與涂山氏女結婚的紀念;一說為禹與諸侯相會于涂山時敕封的神樹。其高壽究竟幾何?誰也講不清楚了。于是東坡居士題寫了一幅楹聯:
山外有山都如畫
樹中生樹不知年
始建于1932年的遼寧省丹東市錦江山公園錦江亭,2002年重建后,成為一處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標志性建筑。錦江亭中一副楹聯為:
一江綠水兩岸風光三沿寶地四季丹青收眼底
十里長街百年銀杏千朵杜鵑萬言詩賦蘊毫端
聯中巧妙地嵌進丹東的市樹銀杏和市花杜鵑,可謂獨具匠心。亭中還有一副楹聯為:
千里春光銀杏雨
一城秀色杜鵑風
讀后令人頓生愛國愛市愛自然之情。
浮來山定林寺古銀杏聲名遠播,1982年,著名畫家王小古游浮來山定林寺,即興題寫楹聯:
十圍大樹三千歲
一部文心萬世傳
書畫家崔自默曾撰聯:
銀杏初落處
海棠始開時
湖南資興楹聯學會黎先漢曾為周源山壽佛母墓題聯:
銀杏雙株昭母德
翠篁一垅著慈恩
“銀杏之鄉”山東省郯城縣重坊鎮建起了高標準的銀杏園林景觀,其大門左右楹聯為:
活化石真佳樹惜為孑遺
郯國人世聰慧繁育百品
貴州省黔西縣東郊凈蓮寺周圍古樹參天,寺前一株銀杏樹枝葉繁茂,大雄寶殿正門對聯為:
翠柏候嘉賓參觀東山大雄殿
銀杏迎貴客朝仰凈蓮從佛容
浙江省長興縣是有名的銀杏之鄉,長興壽圣寺大殿前楹聯為:
銀杏蓋蔭抒懷明志吟詩賦辭深思萬物春秋
金泉烹茶逸興清心學佛參禪靜悟人生真諦
江蘇省蘇州市干將路廣場牌坊有一副楹聯為:
參天銀杏棲烏鵲
夾岸梧桐招鳳凰
在銀杏產區,還可經??吹揭恍╊愃茖β摰目谔柡蛷V告語,如:
銀杏公孫樹
金色活化石
植千秋銀杏
秀萬古河山
龍盤寶地業興財盛
鳳繞銀樹物阜民豐
這樣的語句,反映了人們對銀杏的鐘愛,發展銀杏事業的豪氣和追求。
銀杏碑文是研究銀杏歷史、銀杏文化以及銀杏與政治、社會、生活環境等方面關系的珍貴資料。 浮來山定林寺古銀杏樹旁立有不少石碑。上書“象山樹”三字之碑,傳為劉勰所書。1654年(清順治甲午年),莒州太守陳全國在浮來山定林寺大殿前古銀杏樹下立碑志銘,碑文是:“浮來山銀杏樹一株。相傳魯公莒子會盟處。蓋至今三千余年。 枝葉扶蘇,繁蔭數畝;自干至枝,并無枯朽,可為奇觀”。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王丙乾在此題寫了“天下銀杏第一樹”,并被制成碑刻。此處尚有胡繩先生“文心千秋,古木長存”,吳階平先生“銀杏巨樹,天下聞名”等名人的題詞,均勒石成碑。
河北省遵化縣禪林寺是遵化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寺院周圍矗立著13株遮天蔽日的古銀杏。寺廟碑文記載:“先有禪林后有邊(邊,指長城),銀杏還在禪林前”。
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古銀杏樹旁有一古碑, 碑上刻有:“狀如虬怒,勢如蠖曲,姿如鳳舞,氣如龍蟠,垂乳欲滴,狀若玉筍,蒼翠四蔭,雅若圖卷”。碑文對銀杏的形態、氣勢、風度、價值都作了刻畫,頗為形象。東岳泰山有30多株古銀杏樹, 其中最大的一株位于佛爺寺殿臺前,樹高38m。清朝光緒12年殘碑記載:“岱之北有谷山寺,即所謂佛峪寺也?!茸惝愓?,有銀杏3株簇生,每大二十余圍,誠曠世所罕見,聞而慕之”。山東省威海市大孤山鎮萬戶村銀杏樹已有千年歷史,樹高26.6m,胸徑2.17m。這株千年古銀杏樹東側樹立著一座石碑,其正面赫然刻著原中央軍委副主席、 國防部長遲浩田題寫的“滄海桑田千年樹,人杰地靈萬戶村”14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