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電話 15194056878

          山東潤發銀杏基地

          專業銀杏供應商 質量保證,品種齊全
          產品中心
          • 產品中心
          • 新聞動態

          關于我們

          咨詢熱線 15194056878
          山東潤發銀杏苗木基地
          禚經理:15194056878【微信同號】
          業務QQ:80094666
          網址:www.atlantasplash.com
          郵箱:80094666@qq.com
          總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我們 >> 銀杏樹文化

          銀杏樹文化

          和銀杏有關的民間傳說、民謠諺語

          來源:www.atlantasplash.com 訪問量:6521 時間:2016-11-18 05:29:57

          銀杏歷經滄桑,神奇般地展現著自己獨特的風采,有許多美妙動人的傳說在民間流傳,成為通俗口述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河南省汝陽縣桃源宮有一株古銀杏高32m,樹齡約2000年,但仍枝繁葉茂,長勢喜人。相傳隋朝末年,群雄紛爭,秦王李世民率兵攻打洛陽,與王世充在龍門展開大戰。李世民兵敗,王世充追趕到桃源官,李世民繞著這株銀杏樹邊跑邊喊“誰來救我”。此時王世充部將單通挺槍刺來,不料扎入銀杏樹,大樹當即掉下一塊巨枝落在單通身上, 把他砸得暈頭轉向,李世民趁機逃脫。后來,成為皇帝的李世民封桃源宮古銀杏為“救駕樹”。

          江蘇省太湖西北部馬跡山秦履峰南麓,有座建于唐貞觀年間的祥符寺,建剎時栽植的一株銀杏樹齡已有1300年,現在高約27m,胸圍6.28m,樹干上生有多個樹乳,這株古銀杏樹體中空,從四周看形態各異。相傳銀杏樹上曾有一條巨蟒,它平時從不出來,只在每年中秋節的夜里,從樹上下來, 靜靜地繞寺一周后,再爬回樹洞,年年如此,從不傷人。地方官吏曾派兵捕捉,卻發現洞內空無一 物。于是,人們說巨蟒是神蟲,乃鎮寺之寶。到祥符寺的善男信女都要在銀杏樹下跪拜一番方肯離去。寺內僧人還說一到銀杏豐收之時,巨蟒便搖動樹身,使銀杏紛紛落下,省卻僧人采摘之勞。

          民間常借銀杏樹堅貞的美德,來贊頌勤勞、勇敢的人們。傳說浙江天目山下住著一位老人,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春梅,二女兒叫秋梅。老人臨終前,把姐妹倆叫到床前說:“我快要不行了,屋后留下兩座山,西山給春梅,東山給秋梅,山上有寶,只要你們去找……”。老人去世后,一天夜里,姐姐夢見一位老翁送給自己一袋東西,打開一看,里面裝的是銀杏,姐姐高興地向老翁道謝并收下禮物。妹妹夢見一位老婆婆送給自己一袋金元寶。一覺醒來,姐妹倆身邊什么也沒有。第二天, 姐妹倆扛著鋤頭,各自上山挖個不停。姐姐牢記老翁的禮物,決心在西山上種植銀杏。她除去雜草,刨平土地,種上一株株銀杏。妹妹只想怎樣挖到老婆婆給的金元寶,輕而易舉發財,她不停地挖山,把小樹苗都刨掉了。一天天,一年年,西山上的銀杏長成了大樹,結滿了銀杏。東山卻只有茅草和荊棘。春梅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開荒種植銀杏,贏得了一位英俊青年的愛慕,幸福終生。而秋梅則妄想山上石頭變成金銀,最后廝守空山,過著凄涼的生活。

          在浙江省臨安市,還流傳著銀杏樹救駕的故事。順溪鄉大明山下的白果車站附近,有兩株并排生長、枝葉茂盛的千年銀杏樹。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帶領義軍在這一帶與元兵交戰。一次戰斗中, 朱元璋和自己的兵馬失散。他一個人艱難地尋找隊伍時,忽然發現一隊元兵疾馳而來。朱元璋想上山躲避,卻已經來不及了,情急之下,他只好隱蔽在路邊兩株大銀杏樹后。這時,大隊元兵已來到近前。朱元璋緊緊靠在大樹上,暗暗祈禱: “大樹啊,快幫我逃過此關吧!”說也奇怪,兩株銀杏樹慢慢靠攏,把他夾在中間,嚴嚴實實地遮擋起來。元兵飛奔而去,誰也沒有發現樹后有人。此時,兩株大樹又慢慢分開,朱元璋謝過大樹趕緊離去。他與隊伍會合后,向元兵發起反攻,奪取了最后的勝利。后來,人們把這個村叫“白果村”,把大明山朱元璋點過將的地方,叫“點將臺”。為報答銀杏樹救命之恩,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曾下詔書說“農桑為衣食之本”,極力提倡百姓植樹造林。

          山東莒縣浮來山銀杏樹“七摟八柞一媳婦” 的故事遠近聞名。相傳明朝嘉靖年間,一位進京趕考的書生到這株巨大的銀杏樹下避雨。他見大樹濃蔭如蓋,頗有氣勢,便對樹干的粗細產生了好奇之心,但身上沒帶尺子,于是就用摟抱的形式來測量樹的粗細。書生摟了七摟竟然還沒有轉到起點,正在他準備摟第八下的時候,突然發現量樹的起點競站著一位少婦。原來少婦回娘家走到此處,也來大樹下避雨。由于樹太大了,所以兩人都沒有發現對方。書生有心讓少婦讓一讓,卻不好意思開口,但又不想放棄測量。剩下的一段他只好用手去柞。數到第八柞時,正好量到少婦的身邊。少婦依然頭不抬,眼不睜。往下怎么量呢,書生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好嘆了口氣說:“就算它是七摟八柞一媳婦吧”。幾百年過去了,銀杏樹的樹圍早已超過了“七摟八柞一媳婦”,但是這一趣聞,卻世代流傳, 令人們津津樂道。

          在山東郯城流傳著白果姑娘治病救人的故事。 從郯城西行不遠有個白果樹村,村里有大片的銀杏林,其中兩株古老高大的銀杏樹格外惹人注目。相傳明朝時,郯城縣北澇溝村出了個監察御史張景華,他為官清正,剛正不阿,深受老百姓的贊譽。 有年秋天,其母身染沉疴,咳喘不止,遍求京城名醫,卻醫治無效。張景華只得送母返鄉,悉心調養。張家有個使女,叫做白果姑娘,生得聰明伶俐,為人勤勞善良,深得老太太喜歡。返鄉之后, 老太太茶不思,飯不想,急得全家人愁眉苦臉,心神不安。說也正巧,白果姑娘的母親來看女兒,順便捎來自家產的一些白果,好心的白果姑娘一連數天煮給老太太品嘗。老太太吃后,頓覺渾身爽快,消除了氣喘咳嗽,臉色漸漸紅潤,身體慢慢恢復如初。老太太病愈,全家人自然歡喜,忙將喜訊報給京中的張御史,張御史喜不自禁,隨即修家書一封,并附小詩一首“少小白果一片心,巧用白果醫母親。村姑去我心中憂,堂前不可輕待人”。老太太閱罷兒子的回書,待白果姑娘如親生女兒,倍加疼愛。光陰荏苒,一晃幾年過去,張御史不滿禍國奸逆的行徑,辭官回歸故里,他十分感激白果姑娘,為她在武河岸邊置了些田地,并幫其擇婿成婚。自此,白果姑娘栽種白果,養兒育女。天長日久,人們便稱這里為“白果樹”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銀杏之鄉。

          千百年來,“三寶樹”的動人傳說為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據說明神宗朱翊鈞被朝中事務攪得頭昏腦脹,想找個幽靜地方消遣娛樂。他聽說廬山風景優美,如同仙境,便帶愛妃和貼身大臣來到廬山。在黃龍寺前,神宗看到三株參天大樹,即問大臣這是什么樹?大臣奏道,“此乃晉朝名僧曇詵親手所植,其中兩株是柳杉,一株是銀杏”。一日, 神宗心血來潮,傳旨要把那三株大樹鋸倒,留下截面做天然圓桌,宴請朝臣。大臣們緊急調集木匠, 分別向三株古樹開刀。奇怪的是任憑斧子砍得再快,那三株古樹卻是砍開了口子又長起來。一連幾天,木匠們連塊樹皮也沒有砍掉。有人把此事奏報了神宗,神宗勃然大怒,傳旨這批木匠必須在三日內把樹砍倒,否則統統殺頭。木匠們一聽,全都哭了。聽到哭聲,銀杏樹說起話來:“孩子們,你們真可憐??!你們都有老婆孩子,就這樣吧,你們先把我們的樹枝一根根砍斷,這樣你們就能把我們砍倒了?!币粋€年齡稍大的木匠壯著膽子問:“神樹啊,為什么一定要這樣砍呢!”三株古樹齊聲答道: “你們看吧,在我們周圍不是長著許多小樹嗎?如果一下子被你們砍倒,不是要壓死他們嗎? 只要能救得我們的子孫,我們縱然一死也心甘情愿??!”消息傳到行宮,神宗大驚,當即收回砍樹的圣命,并下了一道禁令:廬山黃龍寺前三株古樹乃是寶樹,任何人不準砍伐,違者處以極刑。目前,廬山黃龍寺前“三寶樹”尚在,樹下巨巖上刻著“晉僧曇詵手栽”六個字。

          銀杏濟世救人的奉獻精神在銀杏產區有口皆碑。傳說河南嵩縣一羊倌埋下銀杏種子,辛勤培育成參天大樹,結出豐碩的果實。后來羊倌患上哮喘病,昏迷中隱約看見樹上有位美麗的姑娘,信手遞給他數粒果實,讓其吞服,頓時病愈。此后羊倌年復一年地將果實分給眾多病人,治好了成千上萬的哮喘病患者,深受人們的崇敬和愛戴。

          銀杏民謠諺語是我國銀杏發展過程中派生出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是果農長期從事銀杏生產的經驗總結,也是我國農林科學的寶貴財富。它來自民間,來自實踐,活潑有趣,易懂易記,深受果農喜愛。銀杏民謠諺語的流傳、推廣和應用,對于普及銀杏生產科學技術,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如:

          家中富不富,先看白果樹。

          四旁銀杏樹,等于大金庫。

          東賺錢,西賺錢,不如門前白果園。

          銀杏樹,聚寶盆,又長樹,又養人。

          銀杏樹,搖錢樹,哪里栽,哪里富。

          銀杏樹,農家寶,收益高,投資少。

          農家三大寶,白果、栗子、棗。

          建個白果園,賽過十畝水澆田。

          這樣的語句瑯瑯上口,號召引導人們抓住機遇,廣植銀杏,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鼓動力。 再如:

          雨揚花,空踏踏,風揚花,壓斷椏。

          花期不見風,白果一樹空。

          白果下種糧,果糧兩不荒。

          松柏上高山,銀杏栽河川。

          銀杏怕水淹,防澇最當先。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白果黃了皮。

          一斗白果二斗沙,窖到明年也不瞎。

          銀杏大苗要想活,必須帶個大土坨。

          銀杏栽鹽堿,誰栽誰丟臉。

          要想銀杏長得好,涂白培土勤除草。

           銀杏遇秋旱,產量減一半。

          銀杏地不翻耕,十個花芽九個空。

           銀杏生得乖,無肥不懷胎。

          銀杏年年收,千萬莫忘修。

          寒露節前把麥種,秋分節后采銀杏。

          七月遇旱白果小,八月遇旱糖分少。

          這樣的語句從科學栽培的角度,告訴人們銀杏的生長習性,指導人們提高銀杏栽培技術和管理水平,使這一珍貴樹種真正成為廣大群眾的“搖錢樹”和“聚寶盆”,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適用性。 民間還流傳著“天天吃銀杏,不得哮喘病,銀花加白果,喉嚨不生火”等贊譽銀杏特殊功效的諺語。

          相關產品
          手機網站MOBILE
          山東潤發銀杏苗木基地(www.atlantasplash.com) 版權所有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无码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