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電話 15194056878

          山東潤發銀杏基地

          專業銀杏供應商 質量保證,品種齊全
          產品中心
          • 產品中心
          • 新聞動態

          關于我們

          咨詢熱線 15194056878
          山東潤發銀杏苗木基地
          禚經理:15194056878【微信同號】
          業務QQ:80094666
          網址:www.atlantasplash.com
          郵箱:80094666@qq.com
          總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我們 >> 銀杏樹文化

          銀杏樹文化

          與銀杏有關的詩詞歌賦

          來源:www.atlantasplash.com 訪問量:5924 時間:2016-11-18 05:05:42

          銀杏文學藝術

          銀杏以其雍容華貴的姿態、純潔無瑕的品質、 頂風傲雪的個性吸引著歷代文人雅士的目光,他們爭相揮毫潑墨,熱情謳歌古老而神奇的銀杏。于是吟詠銀杏的詩詞,贊頌銀杏的散文,優美動人的銀杏典故傳說,有關銀杏的書法、畫卷等文學藝術珍品大量涌現,在我國文化藝術的長廊中熠熠生輝。

          詩詞歌賦

          歷代文人墨客以銀杏為題材,詠物狀志,感悟人生,留下了許多佳作精品,詩詞歌賦不勝枚舉。 僅就銀杏詩詞歌賦來說,據不完全統計,達200余首。從形式上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吟詠銀杏之作有詩與賦之別;從內容上看,則又有狀形和詠神之異。目前,已知初唐詩人沈儉期是我國最早用詩歌詠頌銀杏的詩人?!度圃姟肥沼兴摹兑顾奁弑P嶺》一詩:“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曉月臨窗近,天河人戶低。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詩人以異鄉的平仲人詩, 是欲以銀杏的高潔寄托自己的清白。

          唐代偉大的詩人、畫家王維,晚年曾隱居陜西藍田輞川,這里山青水秀,原是初唐詩人宋之問的別墅。天寶三載后,王維因在政治上不得意,便買下此處,修葺改造成草堂精舍,作為隱居之所。王維很喜歡這個地方,曾作畫《輞川圖》,與友人裴迪賦詩唱和,為輞川二十景各寫了一首詩,共得四十篇結成《輞川集》,其中《輞川集·文杏館》更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F在輞川有一株高20m、胸徑近2m的古銀杏,相傳為王維手植?!拔男印?,有人說是指銀杏,也有辭書考證, “文杏” 系杏樹的一個異種(《中國果樹志·銀杏卷》);但由于輞川尚存王維手植銀杏的緣故,所以多數后人把《文杏館》當作吟詠銀杏的詩作。

          宋代是歷史上銀杏發展的鼎盛時期。北宋文壇巨擘歐陽修,為后世留下許多優秀詩作,其中在《鴨腳》中他寫道: “鴨腳生江南,名實未相浮。 絳囊因人貢,銀杏貴中州”。在《答梅宛陵圣俞見贈》一詩中有句:“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前一首介紹銀杏的由來和珍貴。后一首是因為千里之外能得到友人梅堯臣贈送的銀杏,他頗感珍貴,便賦詩抒發相互的情誼。梅堯臣收到歐陽修的詩,則依其韻作《酬永叔謝予銀杏》詩:“去年我何有,鴨腳遠贈人。人將比鵝毛,貴多不貴珍”。

          河南光山縣凈居寺有一株銀杏樹,傳為唐朝道岸、定易二僧合栽,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在此樹下讀書,與銀杏結下不解之緣,他在銀杏盛果時欣然命筆:“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一樹擎天, 圈圈點點文章”o詩人視銀杏樹為擎天柱,‘喻累累銀杏果實為奇妙文章,表達了對銀杏樹的敬慕之情?,F在該銀杏樹干需兩人合圍,樹高20m,已成為當地的一大景觀。

          明代詩人吳寬在收到朋友贈送的銀杏后,寫詩答謝。詩云: “錯落朱提數百枚,洞庭秋色滿盤堆。霜余亂摘連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不用盛囊書后寫,料非鉆核意無猜j卻愁佳惠終難繼,乞與山中幾樹栽”。

          北京西山大覺寺有兩株古銀杏,樹冠碩大,蔭布滿院。清代乾隆皇帝到此巡視時,曾題詩描述古樹雄姿。詩云:“古柯不計數人圍,葉茂枝孫綠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

          河北省遵化縣禪林寺內生長著13株古老的銀杏樹。樹下碑文記載,此處先有禪林,后有長城。 而在沒有禪林時,銀杏就早已存在了。清代遵化州進士史樸睹物思情,賦詩道: “五峰高峙瑞去深, 秦寺云昌歷宋金。代出名僧存梵塔,名殊常寺號禪林。巖稱虎嘯馴何跡,石出雞鳴叩有音。古柏高枝銀杏實,幾千年物到而今”。作者通過描寫和尚們世代與銀杏為伍,逝者已成為塔林,柏樹只余高枝,而銀杏還青春常駐、種實累累來襯托銀杏的壽命之長,實是高明之筆。

          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瑞鷓鴣·雙銀杏》,是中國古典銀杏詩詞中的精品。詞曰:“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柑橘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誰教并蒂連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o 作者托物言志,是對銀杏和愛情的贊歌,讀來感人至深。

          現當代也有一些作家、詩人寫下了頌贊銀杏的優秀詩詞,并得以流傳。197712月,茅盾先生回故鄉浙江省桐鄉市烏鎮訪問,得知烏鎮古銀杏在“文革”之后仍大難不毀,欣喜地揮毫寫下《西江月》詞,其中稱: “唐代銀杏宛在,昭明書室依稀。往昔風流嗟式微,歷史經驗記取”。詞中唐代銀杏、昭明太子讀書室,皆茅盾先生故鄉烏鎮的古跡。唐代銀杏在茅盾故居不遠處,莖干粗壯,直插云天,冠蓋濃密,蔭蔽四周,當地人稱之為“烏將軍”。

          山東省莒縣浮來山定林寺是《文心雕龍》作者劉勰校經、寫作之處,寺內古銀杏歷盡滄桑3000多年,以其雄健偉岸和歷史悠久吸引了無數墨客騷人,這株古銀杏可能是歷代以來被吟詠最多的銀杏樹。清順治甲午年(1654年),莒州太守陳全國在銀杏樹下立碑志銘,詩曰:“大樹龍盤會魯侯,煙云如蓋籠浮丘。形分瓣瓣蓮花座,質比層層螺髻頭。史載皇王已廿代,人徑仙釋幾多流??磥斫窆沤猿苫?,獨子長生伴客游”。清代康熙年間鴻儒、諸城名士李澄中曾作《定林寺銀杏》:“嘉樹何年植?空王此舊臺。秋聲連莒子,山色漫浮來。枝偃蛟龍蟄,鳳鳴雷雨開。魯公盟會處,事往有余哀”。詩作追溯古銀杏栽植的歷史和它見證的重大歷史事件,描摹銀杏樹的奇偉壯觀,古樸蒼勁,寄寓“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的感慨?,F代作家王希堅也曾作《浮丘留字》二首,詠贊浮來山定林寺古銀杏:“矗立浮來銀杏王,人寰百代歷滄桑,魯侯莒子今安在?樹更蔥蘢花更香”?!吧搅钟撵o脫俗塵,義理窮究識見真。面壁校經甘寂寞,文章千載有知音”。憑樹吊古,闡發佛意,尋覓知音,頗能發人深思。

          19861月,詩人苗得雨在訪問了山東“銀杏之鄉”郯城后,寫下了《唱給銀杏之鄉——寫在郯城》,稱頌沂河兩岸的奇麗風光,對老百姓通過栽植銀杏致富表達了“其欣喜之情何如”的歡快心境。

          國外吟詠銀杏的詩作,最有名的當屬德國著名詩人歌德的《二裂葉銀杏》:“生著這種葉子的樹木,從東方移進我的庭園;它給你一個秘密啟示, 耐人尋味,令識者振奮。它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 在自己體內一分為二?還是兩個生命合在一起,被我們看成了一體?……”。據說歌德曾寄給瑪莉安·魏爾瑪一片銀杏葉,并于1815915日在法蘭克福的Gerbermuhle城堡向她和她的朋友朗誦了該詩的初稿。1815923日,他最后一次見到瑪莉安·魏爾瑪,帶她觀賞了那株銀杏樹。歌德將此詩寫下并粘上兩枚樹葉,于1815927日寄給了瑪莉安·魏爾瑪。詩人對銀杏神奇的二裂扇形葉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并力求從哲學上求得解釋。

          我國文人歌詠銀杏的辭賦,最早的有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后來有晉左思的《吳都賦》 等。司馬相如(公元前179一前118年),西漢辭賦大家?!渡狭仲x》寫銀杏“長千仞,大連抱??錀l直暢,實葉峻茂”,描摹銀杏樹的古老粗壯,肯定銀杏的木材價值。據《史記》記載,《上林賦》 是司馬相如最著名的作品,在寫作上充分體現了漢賦夸飾鋪張的特點,規模宏大,敘述細膩。通過渲染上林苑游獵之盛及天子對奢侈生活的反省,藝術地展現了漢代盛世景象,表明了作者對游獵活動的微諷和對人民的關心。左思,字太沖,西晉文學家,作品風格高亢雄邁立意鮮明,以《三都賦》 (《魏都賦》、《蜀都賦》、《吳都賦》)和《詠史》 八首最為著名,《三都賦》名重一時,有“洛陽紙貴”之說。左思在他的《吳都賦》中寫道“平仲裙(木遷),松梓古度”,對銀杏的挺拔蒼勁頗為贊賞。

          相關產品
          手機網站MOBILE
          山東潤發銀杏苗木基地(www.atlantasplash.com) 版權所有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无码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