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的形象美
美學在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體現無處不在, 銀杏就是美的化身,美的使者,美的體現;銀杏與美學有著直接的、天然的、千絲萬縷的關聯。
銀杏樹雄偉挺拔,雍容華貴,秀外慧中,兼具形象美、氣質美、藝術美等諸多方面,有著重要的美學價值。對銀杏美的感悟、塑造和加工,升華了人們對銀杏的情感,使人們產生了心靈的震撼或愉悅。集眾美于一身的中華銀杏贏得了古今中外文人雅士和普通民眾的由衷贊譽,從而進一步推動和豐富了銀杏美學研究。
銀杏的形象美
銀杏的形象美包括銀杏的樹形美、葉形美、葉色美、種核美和樹根美等。銀杏為落葉喬木,有的可高達數十米,干圍數人合抱。銀杏雄株巍峨聳立,氣勢雄偉,宛如山丘;雌株雍容典雅,極具華貴之氣;兼有一樹成林、夫妻樹、九子抱母、五世同堂等自然景觀,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古今皆把銀杏作為庭院、行道、園林綠化的重要樹種,在我國許多名山大川、名觀古剎,甚至皇家園林中都有銀杏栽植,保存下來的銀杏挺立于這些建筑物內外或遺址上,仍然櫛風沐雨,笑迎朝陽,夜伴星月。
銀杏的樹形美美在樹冠、樹干、樹乳。銀杏樹體高大,偉岸挺拔。郭沫若贊譽其樹冠為“巍峨的云冠”、“清涼的華蓋”,其樹干“是多么的嶙峋而又灑脫呀,恐怕自有佛法以來再也不曾產生過像你這樣的高僧”。民國年間曾有人贊頌四川省青城山天師洞古銀杏的樹形為“狀如虬怒”、“姿如鳳舞”。還有一些古銀杏樹形奇特,巧奪天工。陜西省周至縣宗圣觀古銀杏樹干中空,可容數人圍坐,枝葉卻依然郁郁蔥蔥。青城山天師洞古銀杏在主干上長出很多奇形怪狀的樹乳,或像人形,或似禽獸,或類蟲豸,妙趣橫生,令人嘆為觀止。
銀杏葉片一般為扇形,狀如鴨腳,葉緣線條輕快流暢,從葉柄頂端輻射出去的葉脈如折扇的骨架,一片片樹葉猶如一把把打開的折扇。清風徐來,樹葉翩翩起舞,宛若古樹老人在搖動萬千折扇。銀杏葉緣波狀線的流暢感與葉脈的輻射狀都是美學上的優美線條,銀杏葉將這兩種線條自然組合,因此給人帶來的空間容量感,大大超過葉片本身,令人浮想聯翩。
銀杏葉在不同氣候和水土條件下,還會通過改變葉形適應生態環境,展現給人們不同的葉形美。 在生長條件極差的情況下,扇形葉片兩端卷起完全粘合在一起,呈圓錐狀,極像一個漏斗的樣子。
銀杏樹葉的顏色隨季節變化而變化,成為一幅變化著的美麗畫卷。春天,銀杏樹葉初長,玲瓏剔透,滿樹鴨腳雜陳,惹人愛憐。夏天,銀杏樹一片蔥綠,生機盎然,又像打開把把折扇,清風徐來, 給人以涼爽之感。金秋時節,銀杏葉色黃燦,累累碩果點綴其間,銀杏樹如一位位披金掛甲的大將軍,如一株株金樹,迎風而立,頗有氣派。秋風過后,銀杏樹葉如金蝶翩翩飛舞,在陽光的照射下, 熠熠發光,十分壯觀。落地后的銀杏葉宛如金色的地毯,把大地裝扮得分外妖嬈。
陸游詩句“鴨腳葉黃烏桕丹,草煙小店風雨寒”,寫的就是金黃的銀杏樹葉與紅色的烏桕葉相互掩映,構成的一幅美麗風情畫。
銀杏種實形體圓潤,種核亮白如銀,因其品種不同而形態各異,有的似佛指甲,有的形如馬鈴,有的如龍眼,與中國傳統文化圓滿潔雅的內心追求相契合。銀杏種仁晶瑩透明,味道鮮美爽口,色香味形俱佳。湖北《荊州府志》記載詩人張無盡描述銀杏的敘事詩“鴨腳半熟色猶青,沙囊馳寄江陵城。城中朱門翰林宅,清風六月吹簾笙。玉纖雪腕白相照,爛銀殼破玻璃明?!彼未娙藯钊f里也寫有贊頌銀杏美味的詩篇流傳于世,詩中寫道“深灰淺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韻最高”。
古銀杏接近地表的樹根往往伸出土壤,裸露在地面,蒼勁,粗壯,虬曲,如巨龍盤繞,似神鳥飛羽,像巨鰲出足,給人以奇異的美感。山東郯城大神樹露出地面的側根長達18m,像九條巨龍伏臥樹下。重慶酉陽有一株古銀杏,在離古樹大約3m遠的地方,一條粗長的樹根從泥土中伸出來,徑直越過了小溪的對岸,然后又鉆到泥土中去,成為一座天然“獨木橋”。山西省垣曲縣新城鎮劉張村有一株“云根銀杏”,此樹根盤周長25.7m,整樹露根達3m多高,懸空而生,根盤下5條側根伸向四方,像巨龍騰空,托起綠意盎然的古樹,龍形樹根的下面又長出一層層云狀須根,仿佛亂云翻滾,氣勢非凡。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