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的病蟲防治
銀杏最大的特點之一是絕少病蟲災害。
在中國的北方地區,由于天氣干旱、氣溫較低,銀杏的病蟲災害幾乎不見發生。南方地區雖有病蟲危害,但毀滅性的病蟲災害也不多見。近年來,隨著栽培集約化程度的提高和地區間種苗的交流,銀杏的病蟲害有上升趨勢,但是只要防治及時,也不難加以控制。銀杏仍不失為病蟲害最少的一個特殊樹種。
根據了解,目前銀杏的病害僅有2種,即苗期莖腐病和葉枯病。蟲害有白蟻、銀杏超小卷葉蛾,銀杏大蠶蛾、茶黃薊馬,大袋蛾、華喙麗金龜等。有些害蟲雖然為害銀杏,但銀杏并非其專食寄主,多數系大發生時擴散為害所致。
一、銀杏的主要害蟲
(一)白蟻
為蛀干性害蟲。據了解,在浙江諸暨有黑胸散白蟻,廣西桂北地區有黑翅土白蟻、黃翅大白蟻及家白蟻,以家白蟻對銀杏樹干的危害最為嚴重。經對近萬株銀杏的調查,家白蟻唯一的侵害方式是蛀食樹干木質部,破壞管胞的吸水功能,使銀杏的枝葉,果實得不到正常的水分供應。近年來,廣西興安、靈川兩縣陸續發現由于家白蟻危害而使銀杏整株死亡的現象。如靈川縣海洋鄉碼頭尾村的銀杏,已有10余株受害而死。還有些植株在盛果期由于白蟻蛀食出現枯梢和風折大枝的現象,大大地削弱樹勢,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首先應根據白蟻的排積物,羽化孔、通氣孔,蟻路等判明蟻巢位置。然后鉆孔深達主干樹心,孔長可大于主干半徑,清除孔中木屑。用膠囊噴粉器向孔內噴藥20
(二)銀杏超小卷葉蛾
據張國忠( 1981),龐森(1985)調查,銀杏超小卷葉蛾在廣西(靈川,興安、全州), 江蘇(南京,揚州,鎮江、蘇州,泰興),安徽(宣城、寧國、績溪,黃山,太平),浙江(長興)等地出現。江蘇銀杏的株被害率可達100%o浙江長興縣的白阜鄉曾因這一蟲害當年減產80%-90%。近年來廣西也受害加劇,靈川縣的海洋鄉特別嚴重。
銀杏超小卷葉蛾年生一代。以蛹在樹皮的中下部越冬。成蟲羽化時間,廣西為3月中旬至4月上旬,江蘇為3月下旬至4月中旬。初齡幼蟲行動活潑,自短枝端部或長枝中部及基部蛀入枝內。在枝內取食約25天后,遷至枯葉中卷葉棲息再經半月蛀入樹皮(廣西11月上旬,江蘇11月中旬),在樹皮內化蛹越冬。以樹齡較老,生長勢弱的樹種受害最為嚴重o在中國, 銀杏超小卷葉蛾的蟲口密度由南向北逐漸減少。如山東郯城,基本不見此蟲的發生。
防治方法:受此蟲為害較輕的地區,可剪除被害枝條,掃除附近落時加以焚燒。為害嚴重的地區,應集中消滅初齡幼蟲??捎?/span>80%敵敵畏乳油稀釋800倍液、或90%敵百蟲與80%敵敵畏(1:1)稀釋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倍與40%氧化樂果1000倍混合液噴灑受害枝條,均可收到較好效果。
(三)銀杏大蠶蛾
銀杏大蠶蛾又名白果蠶,群眾稱白毛蟲。為廣西銀杏產區的主要食葉害蟲,發生已久。
早在1956年廣西桂林專署林業科就曾有過調查,當時全區被吃光樹葉的銀杏樹達1.8萬余株。
1972年和1975年廣西靈川縣海洋鄉供銷社調查結果表明,由于銀杏大蠶蛾的危害,兩年的白果減產均達60%。從幾年來蟲害發生的情況看,山區重于平原。當年不僅減產而且嚴重影響第二年的開花結實。個別受害嚴重的銀杏可全樹死亡。
銀杏大蠶蛾年生一代,以卵越冬。廣西3月底冬卵孵化。3齡前幼蟲群集為害,5-6齡后食葉量增大分散為害。白天取食,中午炎熱時常下樹停息。 6月幼蟲老熟結繭化蛹。9-11月成蟲羽化,羽化次日即行交配,每雌產卵200-300粒。卵期天敵有赤眼蜂和黑卵蜂。
防治方法:除采繭焚燒、捕捉幼蟲外,對3齡前幼蟲行藥劑防治效果最好??捎?/span>90%晶體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油的1000倍液噴殺。
(四)茶黃薊馬
茶黃薊馬為近年來所發生的銀杏葉部主要害蟲。目前僅見于江蘇的吳縣和邳縣。1989年兩縣均有發生。1990年7月吳縣湖灣村的株發生率達l00%。茶黃薊馬以成蟲為害,常聚集于銀杏葉片背面,吸食嫩葉汁液,使葉片失綠變成灰白色,嚴重時葉片白枯早期落葉。
茶黃薊馬年生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早春先聚集于小苗或根蘗苗上為害,隨氣溫升高,
濕度適宜轉移于大苗或大樹上為害。為害的高峰期為6-8月,以7月為甚。
防治方法:以40%氧化樂果乳油的1 000倍液噴葉效果最好。50%馬拉硫磷或80%敵敵畏1000倍液或速滅殺丁3000倍液均有效果。應抓緊前期防治,第1次噴藥時間可6月中旬,第2次7月中下旬,第3次8月中旬。如蟲害不重,一般噴2次有效。
(五)大蓑蛾
大蓑蛾又名大袋蛾,避債蛾等。為銀杏葉部主要害蟲而且分布極為普遍,各地銀杏產區均有,但一般很少成災。僅1981年山東省郯城縣曾遭此蟲為害,幾天內將銀杏吃成花葉。
大蓑蛾以幼蟲為害銀杏葉部。發生時間約在6-9月,前期背蓑囊爬動為害,有利防治。
防治方法:用敵敵畏的1 000倍或1605的2000倍液噴霧防治;或于秋季摘除越冬蟲囊。
(六)華喙麗金龜
華喙麗金龜又稱茶色麗金龜。在廣西銀杏產區發生較為普遍。以成蟲為害銀杏葉片。發生時間4-7月,以4月上旬至5月上旬為甚。每日傍晚群集樹上咬食葉片,嚴重時能將葉吃光。
防治方法:人工捕殺?;蛴?/span>90%的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殺。7-10日1次,續噴. 2-3次有效。
此外,在廣西銀杏產區尚見有蚧殼蟲、尺蛾、黃色卷葉蛾,刺蛾、枯葉蛾,銅綠金龜等,廣西、浙江和江蘇產區有木蠹蛾,江蘇產區有天牛,浙江,湖北有銀杏種實害蟲以及各產區苗期有蠐螬,地老虎、螻蛄等為害,但均偶而發生,為害輕微,更少成災。
二、銀杏的主要病害
(一)銀杏苗期莖腐病
銀杏苗期莖腐病為銀杏苗期常見病害。多發生于1-2年的銀杏實生苗木,尤以1年生苗最易發生,常造成幼苗大量死亡。
發病時間多在氣溫較高、空氣干旱,缺乏遮蔭、地表溫度過高時發生。尤以夏季干旱時為甚。發病時,苗木根頸附近先出現紫紅色,隨后干枯,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目前以預防為主。廣西采用密播遮蔭,適時噴灌,中耕松土,苗行間作(大豆),苗行覆草或根際培土,同時結合噴灑殺菌劑,如托布津,多菌靈、波爾多液、硫酸亞鐵等,均有良好效果。
(二)銀杏葉枯病
銀杏葉枯病近年來在廣西、浙江,江蘇等銀杏產區普遍發生。有報道,靠近水杉栽培的銀杏,發病情況尤顯嚴重,且雌株高于雄株。
銀杏葉枯病的發病時間,在銀杏苗木上較早,約于6月開始,大樹較遲,約在8-9月。病害發生時,病斑褐色,由葉的先端擴展至整個葉緣,然后向葉的基部延伸,最后全葉褐色枯干,提前脫落死亡??稍诓∪~的病健交界處見有黃色線帶。據石云峰等(1990)調查,銀杏葉枯病系由ALtcrnaria
allcrnza、Clomcrlla
cinguiata、Pestalotia
ginkgo等病原菌所引起。在病斑上可見交鏈孢霉,炭疽茵,多毛孢菌、尾孢菌等多種真菌的子實體。
廣西銀杏產區的經驗證明,銀杏葉枯病的發病程度與栽培管理的技術措施有關。凡基肥充足的銀杏一般發病較輕,凡與大豆間作的銀杏幼苗發病也輕。廣西植物研究所在發病前噴施托布滓等廣譜殺菌劑,收到明顯效果。
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張祝良的研究結果( 1990)認為,銀杏早期黃化病的病原系非生物侵染所引起。6月份前如以多效鋅肥,或硼,錳、鋅等微量元素混合液(1:500)潑澆銀杏根基附近地面,能有效地控制其病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