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繁殖方法之三扦插繁殖
來源:www.atlantasplash.com 訪問量:4458 時間:2016-11-26 03:06:50
根據江蘇昆山《昆山縣志》記載,早在北宋末年即有銀杏扦插容易成活的記載。直至目前,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仍有用插干法繁殖栽培銀杏的習慣。如廣西靈川縣海洋鄉群眾,
長時間以來即用高1.5-2m,徑粗5—8cm的銀杏枝條進行插干造林,插深0.5m,極易成活。插干成活的銀杏進入開花結果的時間較之根蘗苗更早,但是這種苗木形成的大樹一般主干低矮,樹冠成形早,分枝多,且插干來源困難,是其缺點。因此,目前銀杏插干的方法已很少應用。當前普遍應用的是苗圃插條育苗。
銀杏的插條育苗分為硬枝扦插和綠枝扦插。大量的試驗研究,綠枝扦插的成活率高于硬枝扦插,綠枝扦插的成活率達90%以上(王秋圃 1958)。在相同的條件下,銀杏的綠枝扦插高于硬枝扦插22%(當年生枝條)和40%(二年生枝條)。綠枝扦插的插穗如在扦插后24天對其愈合組織進行刻傷處理,則其生根率可高出對照27%,根長高出對照80%,根數高出對照22.5%。如配以萘乙酸250ppm,吲哚乙酸200ppm、吲哚丁酸250ppm、蔗糖5%、多菌靈1% 的混合物進行插根蘸漿,則效果更好(張軍 1990)。山東省滕縣林業站于1988年夏季采當年生銀杏枝條剪成7-10cm插穗,浸水2小時后,插于蛭石砂床,在間歇噴霧條件下,插后第8 天形成愈傷組織,第27天生根率達85.7%。近年來,綠枝單芽扦插也獲得成功,詹黎明(1981) 采自19年生銀杏樹上的當年生綠枝,剪成一節一芽一葉的插穗,于7月27日插于下石上砂的通氣苗床,并進行薄膜覆蓋,竹簾遮蔭,每日噴水3次,每10日噴0.5%尿素溶液一次,其成活率達99.3%,每株插穗平均發新根5-6條,平均根長2.75cm。。齊之堯等(1990)在6月9日進行的銀杏綠枝單芽扦插(插前用ABT生根粉100ppm浸2.5小時),成活率達83%,當年苗高4.8cm,地徑0.32cm,每株平均發新根3-5條,根系總長34.6cm;當年苗有新葉4枚。許多方面的經驗證明,綠枝扦插的成功有三大關鍵措施:(1)苗床通氣;(2)空氣潮潤;(3)適當遮蔭(初期透光度可10%,以后適當放大)。銀杏的硬枝扦插多在前一年冬季采條,沙藏越冬,翌春扦插,成活率也可達85%-90%。山東省郯城縣徐慶春曾利用春季銀杏嫁接時切除下來的枝條,插入裝有砂和鋸末的竹筐中,然后將竹筐吊入水井中,筐距地面3m以下,距水面0.5m左右處,一個月左右,插穗即可發出新根,效果也十分良好。硬枝扦插的插穗長度過去多在20cm以上。長者可達35cm,近年來,為節約材料,已改用長5-10cm的插穗,對成活并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