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電話 15194056878

          山東潤發銀杏基地

          專業銀杏供應商 質量保證,品種齊全
          產品中心
          • 產品中心
          • 新聞動態

          銀杏樹行情

          咨詢熱線 15194056878
          山東潤發銀杏苗木基地
          禚經理:15194056878【微信同號】
          業務QQ:80094666
          網址:www.atlantasplash.com
          郵箱:80094666@qq.com
          總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

          銀杏功效與作用

          歷代名人手植的銀杏樹(圖)

          來源:www.atlantasplash.com 訪問量:8918 時間:2019-08-28 07:22:49

             泱泱華夏,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數千年來,文人雅士和歷史名人手植銀杏樹比比皆是,成為現在人們抒懷、托情、寄志的活文物。

             1.名醫扁鵲手植銀杏樹

             史載扁鵲(前407~前310年)出生于齊國渤??ぃń窈颖比吻穑?,是春秋末戰國初有名的醫學家,我國中醫內經理論的創始人。陜西城固縣老莊鎮村有一株古銀杏樹,據傳是扁鵲行醫時栽植。該樹高16.8米,胸圍7.5米(胸徑2.39米),冠幅410平方米,樹齡2000年以上,樹體雖已斑駁,但老而不衰。該古銀杏樹被當地群眾視為醫術和醫法的象征,深受敬仰和愛護。

          歷代名人手植的銀杏樹

            2.李白手扦菩提樹

             唐天寶元年(742年),詩仙李廷征召,從四川江油北上,經劍州(廣元)、興州(略陽)翻青泥嶺:徽縣、兩當,過鳳州、秦嶺到達長寶明皇拜為翰林學士。天寶四年(745)因權貴讒言,李白憤而離京云游,再經秦蜀故道,準備返回故鄉清蓮。

             再登青泥嶺,李白曾拜訪嶺一外。郭員外膝下有一女名水仙,年方二八,生得眉清目秀,美若天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遠近王公貴族登門說媒的絡繹不絕,但女兒心高氣傲,立誓非英才不嫁。

             郭員外得知當朝翰林李白光臨,喜出望外,設宴盛情款待,并令愛女水仙彈琵琶助興。李白心曠神怡,引來詩興大發,一首《蜀道難》躍然紙上,令這對父女贊不絕口。

             其時李白正值壯年,其妻早故,故李白已獨居數載,水仙正如山花初開,這兩人,一個才華橫溢,一個出水芙蓉,相愛之情溢于言表。一日,李白與水仙赴琵琶寺進香,正好與仙姑法空相遇,水仙意請仙姑撮合他倆姻緣。仙姑見李白儀表堂堂,酷似文曲下凡,即點頭贊許,信手從菩提樹(即銀杏樹)上采下兩枝,交給水仙和李白,讓他們將其插于山門,跪拜盟誓,以喻白頭偕老。孰料,盟枝扦插后,受神靈庇護,兩根枝條競長成一雌一雄兩株參天大樹。如今,雄樹偉岸高大,陽剛挺拔,冠蓋濃郁;雌樹姣弱纖細,婆娑嫵媚,枝繁葉茂,郁郁蔥蔥。1200多年來,兩樹儼如一對金童玉女,護衛在琵琶寺前,成為傳唱不衰的佳話。

          歷代名人手植的銀杏樹

          圖為李白當年手扦的“菩提樹”(銀杏樹)。

             3.越國公汪俊手植銀杏樹

             相傳隋末農民起義地方首領“吳王”汪華的第八個兒子越國公汪俊,于唐永徽二年(651年)親手栽植了一株銀杏樹。該樹位于浙江淳安縣葉家鄉蓬里村靈巖庵遺址,高17米,胸徑2.7米,冠幅達480平方米。傳說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方臘,于宣和二年(1120年)10月,聚眾數萬,在這株銀杏樹下宣誓起義,前后攻克652縣,縱橫350余公里,威震東南半壁江山。后來,方臘起義失敗,銀杏樹也歷盡劫難,遭雷擊火燒,主干基部被燒成一個大空洞,后樹干上半部又遭強臺風吹斷。時至今日,這株經歷了1300多年風風雨雨、見證了歷史社會變遷的古銀杏樹,以其頑強的生命力仍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就像當年農民起義領袖那樣威武雄壯,昂然挺立在山間靈巖庵前。

          歷代名人手植的銀杏樹

          ▲越國公汪俊手植銀杏樹

             4.秦瓊拴馬樁長成的銀杏樹

             河南信陽縣李家寨鎮白果廟前有兩株銀杏樹,呈東南、西北排列,人稱“豫南銀杏王”。東南方向的一株高31米,樹干因屢遭雷擊被劈成四爿,其中一爿早已枯朽,另三爿仿佛是三株獨立的樹干,四爿合圍測得胸徑3.31米,它們相互偎依,永不分離,而且分別長出四個次生樹干,樹齡有三四百年。西北方向的一株遭雷電燒毀,僅殘留不規則的枯樁。從枯樁上萌生出四株子樹,分別高約30米,樹齡起碼也有四五百年。兩株銀杏古樹猶如兩座綠色的城堡,成為李家寨街鎮的一大景觀。

          20150129_191840

           

          ▲秦瓊拴馬樁長成的銀杏樹

           樹下立有石碑,碑刻“此樹始植于唐朝。唐開國名將秦瓊年老出游時來到此地,用白果樹枝釘了兩個拴馬樁,之后,兩樁成活、發芽、抽條、干直葉茂”。

             5.張飛手植銀杏樹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自古成為歷史佳話。張飛是蜀國“五虎上將”之一,長坂坡,他一聲吼,嚇退了曹操大軍,使先主免遭一難。  

              相傳他曾在甘肅康縣王壩鄉朱家莊駐守處親手栽下一株銀杏樹,雌性。目前,該樹高30多米,胸徑近2米,樹齡已1700多年,老而不衰,每年還產白果200千克左右。奇特的是,該樹主干呈八棱形,上面對應長出8個大枝,十分清晰,蔚為壯觀,為全國古銀杏中獨有。

          歷代名人手植的銀杏樹

           ▲張飛手植銀杏樹

             6.圣光老祖手植銀杏樹

             位于秦嶺北麓的陜西長安縣祥裕鄉有座唐代名剎——觀音堂,這里山環水繞,風光綺麗,觀音堂院內有一株子母銀杏樹,傳說為唐代圣光老祖所栽。如今,該樹高29米,胸徑2.3米,樹齡約有1300多年。樹干距地面10米處生出10個大枝,每個大枝像千手佛巨大的手臂,直插藍天,氣勢恢弘,令人贊嘆不已。由樹干基部萌生的4株子樹,像是4條小龍環繞主干,似乎與龐大的母樹相依相擁,故有子母銀杏之稱。

             7.文天祥手植銀杏樹

             江西永新縣才豐鄉南華山有一株千年古銀杏,高42米,胸徑2.42米,相傳為一代名相文天祥手植。當地政府為這株古銀杏辦了“醫療保險”,一旦發現古樹“身體不適”,便會及時對其實施搶救。如今,古樹煥發青春,雄偉挺拔,浩然正氣,直射云天,正如《正氣歌》一樣,光輝照耀千古。有關部門還拍攝了電視風光片,宣傳銀杏精神、浩然正氣。

             8.郭沫若手植“媽媽樹”

             早在20世紀40年代,郭沫若先生就提出把銀杏定為中國國樹。1954年春季的一天,郭沫若先生的夫人于立群離開北京到外地治病,第二天一早,郭沫若就帶著孩子趕到西郊鷲峰山下的大覺寺林場移來一株銀杏幼苗,種在西四宅院內,并在旁邊立了一塊“媽媽樹”的牌子,祝愿孩子們的母親早日康復。

             1963年,郭老舉家東遷至什剎海西岸前海西街18號,搬家時,還精心把這株特殊的家族“成員”——“媽媽樹”一道遷移到新居的庭院中。如今,這株“媽媽樹”年近花甲,生長旺盛,翠葉婆娑,前往郭老故居的人都要駐足觀賞,勾起一番回憶。

             9.梁希家鄉銀杏樹

             梁希先生是現代杰出的林學家、卓越的教育家,新中國首任林墾部(后改為林業部)部長。在他的家鄉——浙江湖州市吳興區雙林鎮壙子灣,有一株挺拔俊秀的銀杏樹,經歷了百年風風雨雨,已步人古樹行列。如今,該樹高20米,胸徑1米,冠幅達100平方米,已成為當地的一道風景,也是雙林鎮變化發展的見證。慕名前來探訪的專家學者和游人,駐足觀賞古銀杏的風采,仿佛在聆聽梁老的諄諄教誨:“林人們!提起精神來,鼓起勇氣來,挺起胸膛來,舉起手,拿起錘子來,打鐘,打林鐘!喚起社會……一直打到黃河流碧水,赤地變青山?!睉浵荣t,往事歷歷。冬去春來百年過,精神永駐勵后人。

             10.有歷史記載的手植銀杏樹

             社會已進入電子時代,傳統的文化、古老的自然遺產卻始終銘刻著歷史的痕跡,煥發著古老而神奇的光輝。歷代名人手植銀杏樹難計其數。部分古樹因年代久遠,缺乏可靠的歷史文獻記載,故不易考證;近代和現代歷史名人手植銀杏樹,太多有文獻記載,比較可靠。這里,我們選擇一些古樹、名樹加以簡要介紹,以幫助大家了解“活化石”——銀杏淀積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河北遵化侯家寨禪林寺有一個71雄組成的古銀杏群,據《遵化縣志》載:“先有禪林后有邊(指長城),銀杏還在禪林前?!边@些樹為何人手植已難以查考,但可以確定其樹齡均在2000年以上。

             山西曲沃縣下裴莊鄉南林交村,據清代修撰的《曲沃縣志》記載,有一株民眾呼其為“堯銀”的銀杏樹,意為上古耳口存此樹。此樹高24米,胸徑2米多,樹干基部長出很多形似怪異動物的側根,主干分杈處的側枝基部共有15個大小不等的樹奶(當地稱“吊根”),極為壯觀。194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臨汾旅”醫院就設在南林交村附近,曾從銀杏樹上鋸取4個粗大的側枝制成棺材,安葬烈士。每年清明,當地民眾都要來樹下焚香祭祀。

             河南桐柏縣洪河鄉朋莊村清泉有一株雄性銀杏,人稱“漢白果”。樹高27.5米,胸2米多。據樹旁尚存的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清寺廟碑記》載:“粵嵇桐邑之西六十里許,有古剎清泉寺,其廟前銀杏之高大,幾越數千年之遙,觀其形勢,四面環山,相連木成蔭,而眾鳥棲息,竹林茂樹,群雀噪焉……”從碑文看,當時這株銀杏已是參天巨樹。清隆年間編纂的《桐柏縣志》載:“清泉寺,……后有銀杏一株,高聳蒼古,不記歷年?!?/span>

          歷代名人手植的銀杏樹

          山西曲沃縣下裴莊鄉南林交村的“堯銀”。

             山東安丘市庵上鎮城頂山公7院有兩株古銀杏,一雌一雄,兩47.5米,雌樹每年結籽200千克左銀杏古樹——活的文物書院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魯曲賢士、孔子得意門徒和佳婿公冶長而建造的?!疤一▓@里櫻上耕,書院燈臺貫長虹。金葉玉果銀杏樹,雪夜松濤讀書聲?!?/span>而今,人們在憑吊公冶長的同時也會對兩株銀杏樹產生思古之情。

          20150129_194321

          山東安丘市庵上鎮城頂山公冶長書院的古銀杏

              京杭大運河畔的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春秋末期),其市區主干道——石塔路,因有座建于唐開成三年(838年)的石塔(舍利塔)而得名。路上有一株植于唐代的銀杏,樹高20米,樹干被從中心一劈為二,成“V”字形。該樹老而不衰,見證了古城的歷史和變遷,已成為古城揚州的一個有生命力的城標。

          歷代名人手植的銀杏樹

          ▲揚州市石塔路上的唐銀杏已成為古城城標

          浙江長興縣壽圣寺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經歷了數次廢興。新中國成立前有僧人住持。如今,這座古寺已毀,唯兩株銀杏樹,一雌一雄,相對而立,幸存至今,雌樹連年結實累累。近年來,常有游人采摘該樹葉片,用以代茶泡飲,有擴張血管和止咳治喘之效。

          歷代名人手植的銀杏樹

           ▲浙江長興縣壽圣寺的古銀杏

              貴州畢節市小壩鄉鶯戈巖村半山腰有一株樹齡達1700多年的銀杏樹,同根多于簇擁在一起,整個樹干要8個人才能合圍。這棵古銀杏的三根扎進地下的樹枝,現已長成20多米高的參天大樹,如兒孫們侍奉著老人,別有一番情致。2008年,已有75歲的村民史開順回憶說:“從我記事時,這棵銀杏樹就這么粗了?!贝迕駛儼压陪y杏奉為神樹,遠近村民經常來到樹下許愿、祈禱、祭祀,祈求逢兇化吉,健康長壽,家庭幸福。

           歷代名人手植的銀杏樹

          貴州畢節市小壩鄉鶯戈巖村古銀杏

          手機網站MOBILE
          山東潤發銀杏苗木基地(www.atlantasplash.com) 版權所有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无码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