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價格波動和股票、房產行情的異曲同工之妙
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傳奇,是一般人不可復制的,對不少人來說,就是一個神話,1967年囤地這一手筆足夠讓他傲視群雄,他雖表面謙遜,內心卻是很驕傲,因為很少有人像他一樣有眼光且能夠把握時機。只是我們預見了我們當地農民賴以為生的銀杏樹有那么一種可能和趨勢,卻不知道拐點在何時出現。早在2004年、2005年的極端低谷時期,不少農戶撐不住勁,以1元錢一棵的價格拋售,還需要把銀杏樹的頂部、根部都鋸斷,只要一根滑桿子,送到拖把加工廠或者其他需要桿子的廠家。而在大部分人拋售的時候,也有少數人趁勢吸納,據說有的一口氣買了一百多畝,至于有沒有在環境鼎盛時期脫售不得而知,反正至少是賺的盆滿缽滿,一輩子遇到這樣一次機會,足以成就輝煌。
當2006年、2007年銀杏樹復蘇,價格攀升時,農戶覺得好日子來了,打起了自己的如意小算盤:一棵米徑
2011年,銀杏樹價格雖然還是過去幾年一樣,但是市場已經開始萎縮,2012年就有點沉不住氣了,那一年重慶基本不再需要銀杏樹了,銀杏的價格開始反應了,出現了大幅的下滑,到了2013年還是沒有出現“救市”的信號,像出現瘟疫一樣,價格一路下滑,樹農甚至自己都不敢確認價格了,比如本來打算2300元賣米徑20厘米的樹,聽到別人2000元就賣了還以為開玩笑,結果還真是的,自己也就2000元賣,沒想到還有更低價的,到了2014年沒有“救市”,也沒有“救星”,有的只是想不到,價格消減一半,1000元左右了!這和股市的2007年黃金時期一樣,在那個傻子放進去錢都能賺的年代就要見好就收。不過現在銀杏樹的價格普遍低于其他綠化苗木,價格回暖是肯定的,只是由于邳州、郯城兩地銀杏苗木“盤子大”的特點,價格反彈回來肯定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會那么迅速。那個美夢一般的黃金時期應該是永遠不會再來了,就像初戀,懵懂時候暗戀的女生,多少年以后見到都嫁作他人婦成了黃臉婆那是多么的滑稽。
財富、金錢,人人所欲,能夠隨緣,懂得見好就收、“趁機而入”人有幾?當年行情最好的時候雖然有售出三分之一套現的打算,卻因家人不同意,以至現在也是說笑罷了。銀杏樹何時能夠再貴起來,誰也說不清,或許永遠不會再貴了,這一生命力頑強的默默無聞物種漸漸鋪散開來,讓我們幾乎沒有“建倉”的機會,說了算的最大“莊家”始終是“時間”,不需要操縱,不需要著急,默默不語,看著蕓蕓眾生演出的一場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