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最古老銀杏相傳為公冶長栽種(圖)
安丘市石埠子鎮城頂山公冶長書院,有兩個相伴而生的古銀杏樹,春秋戰國時栽植,濰坊市現存最古老的銀杏古樹之一。雄株,樹齡2500年,樹高
公冶長是春秋戰國時期人。據《孔子家語》記載:“公冶長家貧,能識鳥語,魯君欲爵以大夫,其不受,終身治學而不仕祿”,幽棲于書院山林中讀書、授徒。據傳:在一次衛國戰斗中,他卓識鳥語,果判軍機,致使賊兵潰敗。此后人們對公冶長倍加推崇,宋代追封高密侯。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魯曲賢士、孔子的得意門徒和佳婿公冶長,在安丘市庵上鎮的城頂山中修建了一座公冶長書院。這個書院坐北朝南,東西
樹下碑記《古銀杏》載文:兩樹東雄西雌,根枝相交,雄樹開花,雌樹結果,宛如夫妻,故稱“同心樹”。相傳是孔子與公冶長夫婦所植,迄今已有2500余年歷史,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名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兩樹歷經風雨,矢志不渝,默默詮釋著愛的永恒,成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見證。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公孫樹,古代銀杏類植物存活下來的唯一品種,有植物界的“活化石”,“大熊貓”之譽。1999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銀杏樹賦:四顧青山層巒,一勝景滿眼,如此良地吳天更增盛世新輝。有此巍巍銀杏,相伴挺立傲然。參天立齊魯之交,風流書山東之美。披青甲著翠衣,三星照,四美齊,弄撫葳蕤,譚胸包容萬物,攪扼蒼穹,氣勢吞吐虹霓,外拔中聚,大樹龍盤會魯侯,思精髓大,孔子公冶親栽植,生機旺盛,采天地之云氣,義氣磅礴,集日月之精華,圣果累累,香氣八方阡陌,玉扇搖搖,陰復十萬人家。越貳仟五百載,儒佛意和氣諧還看欣榮今朝,春秋枝繁葉茂,公冶之垂范,人文恒駐,至圣先師之標榜,亙古通運。天賜平安福,雄光丈照世,地藏良材儲,君子百年報國。櫻桃年年紅,深山古剎鐘聲遠,芳草歲歲綠,古木伉儷天下傅。
夫子訓,公冶理,圣賢眷,天相佑,居高眺遠胸襟自可寬大,掘深汲水,厚積方能薄發。憑吊先哲,常讀孔孟遺風,展望前程,幸甚福祉如虹。
有詩為證:銀漢玉盤經年轉,杏花又紅長生泉。樹下六朝多少事,賦詞長吟榮山川。
圖為“圣樹”,傳為公冶長手植。左右各一棵,相伴而生。
雌株,樹齡2500年,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