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建立銀杏森林資源培育體系的途徑
摘要:本文從建立銀杏森林資源培育科學體系的觀點出發,指出銀杏森林資源的培育要融入現代林業發展的科學觀,要與國家確定林業重點工程相結合,在分析了銀杏森林資源的培育亟待解決的三個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銀杏森林資源培育科學體系,打造立體產業鏈的初步思路。
銀杏是我國傳統的經濟林樹種,其葉、花、果、皮均可入藥,木材是上好的家具、工藝品用材;銀杏樹高大挺拔,葉似扇形,葉形古雅,壽命綿長,冠大蔭蔽,具有降溫作用,是中國四大長壽觀賞樹種(銀杏、松、柏、槐);銀杏樹干光潔,少病蟲害,不污染環境,抗煙塵、抗火災、抗有毒氣體,是著名的無公害樹種;銀杏適應性強,對氣候土壤要求都很寬范。銀杏樹干通直,姿態優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是理想的園林綠化、綠色通道樹種。銀杏樹體高大,抗風性強,是農田林網、防護林帶的理想栽培樹種。因此,無論從我國現有的條件還是從未來的發展,無論從工業原材料的供應還是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無論從社會效益還是從生態效益等多方面,都應當盡快建立我國特殊的戰略資源——銀杏森林資源培育體系。
1 營造銀杏資源培育科學體系的途徑
根據我國第七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的結果,目前我國尚有4403萬hm?宜林荒山荒地、還有大量的宜林沙荒地,以及相當數量的250以上需退耕還林的坡耕地。這些宜林地完全可以用來滿足銀杏資源的培育。具體從以下途徑營造銀杏資源培育科學體系。
1.1 集約經營與粗放經營相結合
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我國銀杏資源培育工作需要按照兩種方式進行。一是集約經營:在土壤和水熱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實行高投入、高產出的集約經營方式進行。這種方式的效益不僅包括所產出的銀杏黃酮的原料,還包括所產出的優質果、材、苗、藥等,乃至包括在整個銀杏林生長過程中通過發展林下經濟或其他開發不斷產生的效益。只有采用集約經營的方式,才可以使銀杏林在漫長的生長期內獲取最佳的綜合效益。二是粗放經營:我國有大量的宜林荒山荒地,這些宜林地可以滿足種植銀杏的基本要求。在條件比較差的宜林地上種植銀杏,可以采用粗放經營的模式,以獲取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森林覆蓋率的有效增加,助推小康社會林業指標的實現。
1.2 與天然林保護工程相結合
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重點是通過森林的休養生息,實現森林資源數量和質量的雙增長,推銀杏理論研究行銀杏森林資源培育科學體系的建立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措施。在天然林保護工程區內,要大力挖掘天然林中的銀杏樹種資源,有目的地培育銀杏資源。通過銀杏資源的培育,不斷優化林分類型和林分結構,使林分的整體及各要素處于最佳狀態。銀杏的生態穩定性好,不易發生火災和病蟲害,與其他樹種的親和性較好,可以產生更好的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天然林保護工程區完全可以建成我國重要的銀杏資源的培育基地。
1.3 與退耕還林工程相結合
退耕還林工程是林業重點工程中造林任務最重的工程。應當優先在適宜的退耕還林地營造銀杏樹種。銀杏樹種的經營可以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可以為解決“三農”問題作出貢獻,這是確保退耕還林成果“穩得住、不反彈”目標的重要途徑。此外,有些退耕還林所種植的樹木沒有實際經濟效益,有些退耕地種植的樹木沒有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這樣的退耕地必須重新更換樹種。在重新規劃需種植的樹種時要把銀杏樹作為首選。
1.4 與防護林、經濟林建設相結合
在防護林建設中,加大銀杏資源的培育力度,可以很好地解決樹種單一和效益不高的問題。在條件較好的防護林用地中發展銀杏樹種是生態、經濟效益實現雙贏的重要途徑。如江蘇省東臺市在沿海的大堤上營造了13km的海防銀杏林,不僅減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抗風減災能力,每年還結果800t,產葉200t。農田防護林的建設也是如此,既可保護農田,又可增加農民的收益。不僅如此,東臺市作為江蘇省最大的蠶桑生產基地,擁有桑園16萬畝+,在桑園中間種銀杏,不僅對桑園有防風保溫的效果,調節桑園小氣候,而且能對桑病蟲危害有顯著的生態抗性,顯示了多樹種、多林種、多效益的復合型沿海桑園經濟林體系的效能。
1.5 與城鎮鄉村綠化、美化相結合
銀杏樹干通直,樹冠優美,也是理想的庭院觀賞樹種和城鎮鄉村的綠化樹種。銀杏樹種在城市森林建設中應當發揮更大的作用。城市綠化用地是一個巨大的林地資源庫,銀杏資源培育要十分注重這一資源庫的利用。目前,江蘇銀杏大苗的價格堅挺,胸徑15cm的實生苗已達2000元上下,10年生苗的年畝均效益已過萬元。在廣大的鄉村綠化中,包括農民自家的庭院、房前屋后的綠化,村屯周邊的綠化,是散生銀杏資源培育的重要陣地,應當引起高度的重視。在村莊綠化樹種的選擇上,應該強調加大銀杏樹種的比重。
1.6 與綠色通道建設相結合
我國綠色通道兩側的綠化一般只考慮防護景觀功能。實際上,通道兩側光照充足,種植、管護、采伐、運輸都比其他立地條件優越,非常適合銀杏資源的培育。公路、鐵路路面形成天然的集水坡,對林木的生長十分有利?,F在,有的地區公路、鐵路、水路兩側綠化帶寬至幾百米,完全可以很好地發展銀杏樹種。應當積極推動公路、鐵路、水利部門營造銀杏林。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把綠色通道建設用地作為實行集約經營的銀杏資源的培育基地。
1.7 以銀杏樹種與針葉純林相結合
我國幾十年來荒山綠化的主栽樹種基本上都是油脂較高的針葉樹,現在這些樹木已經成林。但由于這些針葉純林生態穩定性極差,極易發生火災和病蟲害。尤其是火災的隱患極大,一點星星之火即可在轉瞬之間使幾十年的辛苦毀于一旦。銀杏是葉片寬大的闊葉樹種,具有很好的生態穩定性和防火性能。以銀杏對現有的人工純林進行混交可以改善根本問題,不同的植物葉系和根系的空間配置,有利于增加林地的有機質,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蓄水保墑能力,改善林間小氣候。尤其是在干旱季節,銀杏混交林可以有效增加空氣濕度,降低火災和病蟲害發生的幾率。
1.8 與傳統的用材林建設相結合
銀杏木材的密度與紅木中的花梨木密度相當,其木材的材色為乳白,是上等的用材,可以用來制作中高檔的家具和工藝品。木材資源也是國家的戰略資源。銀杏資源培育不僅可以基本滿足國家在果實和天然藥材方面的需求,還可以為國家提供大量的優質木材。但是,長期以來,人們把對銀杏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提供果實上,卻忽視了銀杏作為木材資源的功能。若干年后,我們可以通過銀杏資源的培育,建立起我國銀杏珍貴用材資源的寶庫。
2 銀杏森林資源培育科學體系建立亟待解決的問題
2.1 資源培育狀況受市場價格影響極大
作為果、葉、苗、材兼用的銀杏,市場價格波動非常大。銀杏苗價高的時候,為了獲取 眼前的經濟利益,農民會挖苗,乃至挖樹牟利,竭澤而漁。銀杏果價低迷的時候,由于無利可圖,農民也會砍掉銀杏樹,而改種其他的作物。銀杏葉價格高抬之時,急功近利者亂采亂 抹,全然不顧銀杏的材用和果用的營養需要。與此同時,銀杏林的經營管護也受市場影響,市場好一點,管護也隨之跟進;市場不好則任其自生自滅。我國銀杏資源培育幾起幾落,市 場價格的影響是銀杏樹命運好壞的決定因素。
2.2 葉用林的培育與采集沒有統一的規范模式
作為中藥材的銀杏葉,傳統的獲取方式就是抹葉。采用矮化密植的情況下獲取銀杏葉可以不損害銀杏枝條,但這需要熟練的經過培訓的技術工人或引進摘葉的新型機器。不僅如此,銀杏葉采摘的苗齡、時間、數量、部位和農殘控制都應加強研究,制定出我們的國家標準。
2.3銀杏用材林的撫育間伐基本沒有開展
經營水平低下的我國現有人工銀杏用材林,很少有進行間伐撫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苗價偏高,經營者惜伐,如果間伐也是因為賣苗的緣故而進行無規則的“間挖”不按生長規律進行銀杏林的科學間伐常導致林間空氣不流通,生長環境惡劣,林木個體之間爭水、 爭肥、爭光。結果造成生長停滯,作為生產資料的林地不能創造林木的最大價值。此外,由于林木長勢衰弱,病蟲害趁機而入,生態穩定性受到極大影響。由于林木密度大,林木只有高生長,少有徑生長,林木有如豆芽菜一般,嚴重地影響了抗風、抗雪壓的能力。一旦發生 類似2008年的雨雪冰凍災害,其后果不堪設想。如果說這種狀況應對銀杏葉的原料生產還能夠馬馬虎虎過得去的話,那么應對銀杏森林資源培育科學體系的建立則完全行不通。必須花大力氣、下真功夫把我國銀杏林的經營水平提上來。
3 建立銀杏森林資源培育科學體系亟待打造立體產業鏈
3.1把銀杏樹作為觀賞苗木銷售
當前要特別注重有觀賞價值的銀杏樹種的培育,這樣會大大縮短種植銀杏樹種的經濟回報期。有條件的銀杏林經營者還可以將銀杏苗作為盆栽綠色觀賞植物銷售。這樣能以短養長,持續經營。在銀杏資源培育過程中,還要注意培育有觀賞價值的品種,如有的地方發現了紅葉銀杏、金葉銀杏等,由此將銀杏觀賞植物的開發做大。值得注意的是,在林木的觀賞市場中,銀杏大樹的前景非??春?。由于銀杏樹的文化內涵非常深厚,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愿意花大價錢將銀杏大樹種在自己的樓前,以顯示企業的深厚根基和文化。
3.2 發展銀杏林下經濟
銀杏林下種植、養殖業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銀杏林下可以種植多種作物。在銀杏生長前期,可以在林間套種小麥、花生或蔬菜等農作物。銀杏林郁閉后,可以在林下種植耐陰作物及藥材,還可以培植菌類。銀杏林下可以飼養多種動物。江蘇東臺在銀杏林中栽種杭白菊取得較為豐厚的收益??梢灶A見,市場中有“有機銀杏雞”、“無公害銀杏鴨”、“天然銀杏魚”、“純生態銀杏豬”等誘人的品牌,銀杏產品的銷路就容易打開。
3.3.發展銀杏林休閑度假及療養業
銀杏森林是可供休閑的載體,它可以提供一個完全有別于現代都市生活的小環境,是現代人遠離喧囂、嘈雜、競爭,可以修身養性的去處,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化和工業化的推進與深入,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這種休閑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銀杏林具有藥用和保健功能,林下發展休閑度假及“農家樂”等產業,可以為銀杏林經營者帶來豐厚的利益。以銀杏葉、花、果、皮為原料的菜肴和飲料也會受到游客的歡迎。林下休閑度假的進一步延伸是療養業。銀杏作為藥材,其主要療效是疏通血管、益腎強筋,這一療效集中解決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健康問題。近年來的研究成果證明,銀杏的雄花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抗炎、抗病毒、抗疲勞、抗衰老、抗腫瘤的作用。在銀杏林中也可以建造一些小木屋,留住對某種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的患者,以及希望緩解某種病痛及緊張焦慮情緒的患者。
3.4 開發與銀杏相關的系列產品
銀杏還可以生產多種產品,如銀杏飲料、銀杏食品、銀杏保健品、銀杏美容品及銀杏工業提取物。此外,還應該開發銀杏木材制作的產品。以銀杏木材制作的產品,也被人們認為具有相應的藥用和保健功能,以銀杏木制成的家具和工藝品等制品具有一定的養生功能,這一點應該作為銀杏木材產品的一大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