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子故里 銀杏之鄉
郯子故里 銀杏之鄉
這里是一方古老的土地,這里有一個神奇的樹種,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蒼勁挺拔的銀杏奇觀,共同孕育了這片美麗而多情的土地——郯城。在“東方圣者”的王國里,向來有“世界銀杏看中國,中國銀杏看郯城”的贊譽,郯城是中國銀杏之鄉,堪稱“銀杏之都”。具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奇特樹種——銀杏,在這里栽植歷史悠久,分布廣泛,規模宏大,無論是誰,無論從哪里來,只要你一走進郯城這銀杏王國,看到這三千年的老神樹,立刻會被這獨特的銀杏景觀所震撼。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曾欣然為郯城題寫了“天下銀杏第一縣”的匾額。郯城縣位于山東省最南端,面積1189平方公里,人口94萬,郯城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是“春秋三圣”之一郯子的故里 境內歷史遺存遺跡眾多,郯廬地震斷裂帶,馬陵之戰古戰場等,彰顯著歷史文化的厚重,具有郯城地域特色的郯馬五大調、中國結、木鏇玩具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享譽全國。郯城承天之佑,氣候宜人,土地豐腴,雨量充沛,為發展銀杏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銀杏作為郯城縣一張“名片”,多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郯城銀杏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吳官正、張高麗、姜春云、姜大明等國家、省領導人來郯視察銀杏,全國林學會銀杏分會,省、市林業主管部門領導多次來郯指導。經過30多年的發展壯大,郯城銀杏已形成了獨特優勢。
基地規模優勢
郯城人傳承著祖統,銀杏種植遍及全縣,沿沂河的新村、重坊、勝利等鄉鎮,形成了200平方公里的集中種植區,先后開展了“山東省銀杏生產基地”、“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銀杏基地”、“銀杏葉GAP生產基地和銀杏經濟林示范園”建設,目前全縣銀杏種植面積達30萬畝,定植1400萬株,年產優質銀杏果400萬公斤,銀杏葉1000萬公斤,綜合產值10億元,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銀杏種植規模、銀杏葉果產量、定植株數位居全國四大銀杏產區之首。
產品加工優勢
全縣銀杏果、銀杏茶、銀杏飲料及保健品、藥品等加工企業20余家,100多種加工產品,年加工產值數億元。
種質資源及科技優勢
郯城縣先后完成了“銀杏良種篩選研究”、“銀杏良種推廣及豐產栽培技術研究”、“銀杏葉用優良品種篩選及豐產栽培技術研究”等科研項目,篩選出20余個銀杏核用、葉用優良品種,在生產上廣泛推廣,建成了銀杏品種園和銀杏種質資源保存庫,收集保存山東、江蘇、廣西、湖北等7省市銀杏重點縣的種質資源264份,篩選出了12個核用良種,初選出了葉用、雄株優良無性系11個。
景觀資源優勢
全縣擁有百年生以上古銀杏樹3萬余株,保存著9處具有一定規模的古銀杏樹群落。新村沿沂河形成的10公里長的銀杏古樹長廊,全國聞名。港上鎮王橋村雄性銀杏古樹群,總株數3000余株,國內唯一。新村、重坊、勝利、港上、馬頭集中連片1.5萬公頃的銀杏人工林規模之大,世界罕見。這些以沂河為軸,與廣福寺、中華銀杏品種園樹圣園及三千年老神樹、龍鳳奇樹、古銀杏村居景觀等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銀杏風景。金秋時節,如果您走進國家4A級景區,中國銀杏之鄉——郯城,宛如走進金色的海洋,好客的郯城人張開熱情的臂膀真誠歡迎您的到來,和全國各界朋友一道同心攜手,奮力拼搏、再鑄輝煌,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