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領導、社會名流慕名而來觀看郯城老神樹指導銀杏產業發展(圖)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題詞“天下銀杏第一縣“,當然非郯城縣莫屬了。
作家、翻譯家、書法家楚圖南先生書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是銀杏樹可不是十年可以長起來的哦,三千年的老神樹見證了多少朝代更替,多少輩人的生生滅滅啊。
當代書畫家范曾的“樹圣”二字,注意這個名人不是劉邦項羽年代的那個“范增”。這二字不是寫給“老神樹”的,畢竟“神”的級別,高于“圣”的級別,范曾欲高價購買老神樹神枝未果。
此為范曾欽點的“樹圣”。
原山東省委書記蘇毅然題字“賀首屆中國郯城銀杏節 發展銀杏 開拓產品 裝點江山 富裕人民 1992年中秋節” 。想想1992年的銀杏節,新村的街道人山人海,被一老頭忽悠買了個餅吃,24年彈指一揮過去了,有點恍如隔世。
苗楓林題詞 植下常生樹九萬(個?呵呵,這個字我不大認識,才疏學淺,見笑了)傳后世越千年。 可見,苗楓林主任也認識到銀杏樹的長壽和吉祥了。裝點江山應該是指用來綠化吧,果然還是老領導有遠見啊,1992年就遇見銀杏的綠化用途了,2006年以后銀杏的綠化用途才展現出來,之前沒有大規模用這個樹種綠化的。
1990年6月2日,原山東省委書記蘇毅然(前排右三)到郯城指導工作,并到銀杏產區具體指導。臨沂地委書記王久祜(右四)陪同。
1996年3月16日,山東省委書記趙志浩(左二)在郯城縣委書記孫炳賢(左一)、縣長慕增利(右一)陪同下到新村鄉檢查銀杏產業發展情況。

1992年8月28日至3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谷牧(右一)到郯城視察工作。期間專程到新村鄉檢查指導銀杏生產,興奮地摟量“老神樹”的胸圍。
1992年9月22日至27日,原山東省委書記譚啟龍(左二)到郯城指導工作,對郯城銀杏產業發展予以高度評價。郯城縣人大主任田慶淮(左一)陪同。
1997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中)到郯城視察工作。在臨沂市委書記喬延春(右一)、郯城縣委書記孫炳賢(左一)陪同下到新村調研銀杏產業發展情況。
2006年4月16日,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姜春云(左)在臨沂市委書記李群(右)陪同下到新村指導銀杏產業發展工作。
2006年8月3日,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前排左二)在縣委書記李明開(前排左一)等陪同下到郯城視察工作。圖為鄉鎮主要負責人介紹銀杏生產情況。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鄉鎮負責人腰帶上的鑰匙串呢,呵呵,按照禮儀來講,腰間鑰匙串和練攤商販差不多,大領導哪有腰間掛鑰匙的啊。
老神樹身上還流傳著“一摟福,二摟財,三摟四摟好運來,五摟六摟行官運,七摟八摟人增壽,九摟十摟佛光開”的傳說??磥磉@棵老神樹還是蠻神奇的,當年的省委書記現任常務副總理。
2007年5月14日,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前排右一)到郯城新村調研銀杏產業發展情況。
2011年12月6日,原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苗楓林(前排左一)在臨沂市副市長劉彥祥(前排右一)、郯城縣委書記劉紀民(前排左二)陪同下到新村指導銀杏生產。
2013年3月8日,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常務理事、園林植物古樹名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賈祥云(左四),高級工程師、青島新博藝風景園林設計事務所所長喬敏(右一),濰坊市園林設計院院長、高級工程師劉義偉(左二),在縣長李獻榮(左三)、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洪軍(左五)等陪同下,到新村銀杏古梅園內查看古樹“九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