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新村老神樹概況(圖)
老神樹位于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的4A旅游景點廣福寺(新村古梅園)內。樹齡1500年(又傳說為郯子課農之時親手所栽,號稱3000歲),樹高37.2米,胸徑2.6米,東西冠幅20.1米,南北冠幅41.4米,為雄性銀杏樹(底層枝,明朝時僧人將雌枝嫁接其上,故底層枝結果),系全國樹齡最長的雄性銀杏。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和國家保護名木。
老神樹發芽早于春,落葉遲于冬。谷雨前后,可為方圓二三十千米范圍內的銀杏雌樹授粉。自新中國成立至今,曾四次對該樹進行加固、保護。第一次為1959年初冬,副縣長韓丙寅在新村蹲點,組織群眾在大樹旁支起鐵匠爐,打鐵箍,將主要干枝加固;第二次于2001年7月22日至8月30日,新村鄉黨委書記宋玉智組織人員對尚未加固的樹枝進行了第二次加固;第三次于2004年9月15日到10月12日,新村鄉黨委書記徐勤彬組織人員對老神樹周圍加上了大理石護欄,整理了環境,并立碑;第四次于2011年4月18日至5月10日,新村鄉黨委書記王慶民組織人員對其原加固鐵箍的樹枝放扣,對未加箍的樹枝加固。該樹千年來生長旺盛,樹形酷似諸葛亮的羽毛扇,民間流傳多種神話傳說,被當地群眾稱為老神樹。每年三月初三和四月初八逢廟會,很多人來此敬拜老神樹,祈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上世紀70、80年代周圍尚未圈建時候的照片。
廣福寺重建之后的老神樹。
局部,掛滿了祈福牌。
老神樹四季景觀
老神樹發芽早于其他銀杏樹15至20天,每當仲春之初,春寒料峭時,老神樹的枝條上的芽就開始萌動。其他銀杏樹剛開始發芽時,老神樹已放葉,待別的銀杏放小葉時,老神樹已是綠滿全樹,郁郁蔥蔥了。每年4月之初,滿樹的銀杏雄花綻放,花粉隨風飛揚,可為方圓20千米的銀杏樹授粉。
老神樹雖經千年滄桑,依然枝繁葉茂,每到夏季,老神樹枝條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葉子,古樹就像一把撐開的綠絨大傘,濃郁的樹冠內變稱為貓頭鷹、斑鳩等眾多鳥類的快樂家園,樹冠下層嫁接的樹枝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銀杏果,經營剔透。
秋季,老神樹開始了一年中最華麗的篇章。由于龐大樹體所儲存的充足養分,使得老神樹的生長期明顯長于其他銀杏樹,當其他銀杏樹葉變黃的時候,老神樹依然郁郁蔥蔥,但果實已變為金黃,每年可產銀杏果300余千克,老神樹落葉時間比一般銀杏樹晚20天左右。一般在12月上旬,他沒有像樹葉那樣變黃、卷曲、枯萎而是變成了燦燦的金色。冷空氣之后,樹葉于2——4個時辰內集中脫落。在陽光下,如萬千彩蝶飛舞,蔚為壯觀。
冬季,老神樹褪去華裝,高大的樹干矗立在瑟瑟寒風中,每一根枝條都斜著伸向蒼穹,更彰顯了這古樹神奇的魅力?!爸Ω沈扒n勁,黑黑地纏滿了歲月的皺紋,光看這枝干,好像早已枯死,但在這里伸展著悲愴的歷史造型(余秋雨)。每當一陣大雪下過之后,他銀裝素裹,那矯健的身軀在冰天雪地的映襯下,更顯得英俊、瀟灑、威武。
春季圖。
夏季圖。
秋季圖。
冬季圖。
“老神樹”樹干
銀杏樹的樹皮是灰褐色的,上面有許多小疙瘩,用手摸上去非常糙,也很硬,像老人裂開的皮膚。銀杏樹的樹枝是從中間長出來的,無數的樹枝像巨人的手臂向四面八方伸展著。因遭雷擊及雨水的侵蝕,部分樹干形成空洞,一些蛇類生存其中。為確保古樹的安全,縣、鄉兩級政府先后四次對古樹的主要枝干進行加固。
在“老神樹”東北方向,一主枝生發樹乳, 詳細年代無從考證,據當地老人口傳,約有數百年。樹乳直徑0.35米,長0.6米。20世紀80年代中期,樹乳遭到人為破壞。在原傷口處,現在又生長出多個小型樹乳。
樹根
“老神樹”的根系極為發達,在建立公園之前,“老神樹”裸露在地面之上的根系面積達300余平方米,最粗的根系直徑超過0.4米。在樹附近村莊距古樹100多米的地方,村民建房挖地基,仍頻頻挖出“老神樹”的樹根。根據鄉林業站的調查,“老神樹”的根系伸展范圍最遠達到150米。
又稱“飛來樹”。系2001年7月21日夜刮8~9級大風時,將“老神樹”樹冠東北方一根徑粗0.40米的枝條刮斷。第二天上午,公園工作人員將斷枝抬放至鄉黨委房后背陰處。40天后, 禚寶洋將此枝嫁植于“老神樹”西北50米阜上。 第二年斷枝發芽抽枝,群眾稱之為“神枝”,也叫“飛來樹”。此神枝,書畫家范曾欲高價購買回去,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