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咨詢電話 15194056878

          山東潤發銀杏基地

          專業銀杏供應商 質量保證,品種齊全
          產品中心
          • 產品中心
          • 新聞動態

          銀杏樹行情

          咨詢熱線 15194056878
          山東潤發銀杏苗木基地
          禚經理:15194056878【微信同號】
          業務QQ:80094666
          網址:www.atlantasplash.com
          郵箱:80094666@qq.com
          總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

          銀杏功效與作用

          古郯銀杏冠神州

          來源:www.atlantasplash.com 訪問量:3185 時間:2016-10-25 05:21:46

          古郯銀杏冠神州

          ——謹以此文獻給2014中國銀杏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郯城)

          銀杏產品交易會

                銀杏是冰川孑遺植物,堪稱活化石,被一代文豪郭沫若禮贊為“東方圣者”、“中國人文有生命的紀念塔”。原山東省人大副主任李曄把銀杏評價為“植物中的活化石、果樹中的老壽星、經濟樹之王者,綠化樹之明星”。這一古老的樹種在世界各地都有種植,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而從定植的銀杏樹及果葉苗的產出數量上,中國居首,占世界總數量的的百分之九十。目前中國銀杏的著名產區,主要有山東郯城、江蘇邳州、泰興、浙江長興、廣西靈川、湖北安陸、隨州及四川都江堰等地。邳州10萬畝連片銀杏園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園”,銀杏葉生產基地在全國率先通過國家GAP認證。邳州境內銀杏種植主要分布鐵富、港上兩鎮,兩鎮栽種面積為20萬畝。泰興市擁有定植嫁接銀杏樹530萬株,人均4.2株,其中盛果樹30.2萬株。銀杏大田成片林8.2萬畝,其中千畝以上連片的5個,百畝以上連片的270個。銀杏苗圃面積3000畝。常年白果產量4000噸,約占中國白果總產量的1/3。長興的古銀杏長廊位于浙江西部小浦鎮八都十里古銀杏長廊內,為浙江三大古生態奇觀之一,被譽為“世界銀杏的故鄉”,3萬余株原生銀杏樹遍布十余公里,構成了罕見的生態奇觀。靈川縣海洋鄉有銀杏2萬多株年產400居全國鄉級之冠素稱“銀杏之鄉”。安陸等地的銀杏屬中國銀杏的天然分布中心,又是我國白果的主要產區之一。安陸現有結果樹2萬多株,千年古銀杏48珠,百年以上的4000余株,許多地方呈群落分布。據專家論證,安陸銀杏群落呈“半天然狀態”,即有人工種植的,也有通過動物傳播而形成的野生狀態,“其數量之多,年代之古老,實屬少見”。隨州銀杏谷,有千年以上的銀杏樹308株,半年以上的1700余株,定植銀杏樹310萬株。古銀杏樹連成片,構成群落,深藏山中,匯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銀杏群落之一。都江堰青城山銀杏樹隨處可見,因其高大挺拔,冠大蔭狀而被常用于行道樹,農家也廣泛栽種。
                  現在讓我們隨著記者的鏡頭,把目光聚焦在被譽為“天下銀杏第一縣”的郯城。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陵山蜿蜒,沂沭南流,林木蔥蘢,山河涌翠。生態林業,銀杏掛帥;天然氧吧,綠色盈野。中華銀杏甲天下,古郯銀杏冠神州,郁郁峻茂的世界最大的雄性銀杏樹,三千年來巍然矗立在郯城廣福寺殿前。一片片的銀杏樹,一個個的銀杏林,宛如一幅幅絕倫美妙的風景畫。
                 郯城縣是山東的南大門,南毗江蘇省,北依臨沂城,東望連云港,西近棗莊市??偯娣e1189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616個行政村,92.7萬人。位于臨沂、徐州、連云港三個空港之間,310國道橫跨東西,京滬高速公路、205國道和膠新鐵路縱貫南北。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兩千多年前,孔子師郯,傾蓋問官,蒞臨此地;震驚于世的齊魏馬陵之戰,就發生在這里。我們應該感謝大自然,是它賜予了這秀美的山川,豐腴的土地,宜人的氣候,充沛的雨量,為郯城發展生態銀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淳樸睿智的郯城人,不負大自然的眷顧與厚愛,代承一代、年復一年辛勤地耕耘著這片熱土,用他們的心血和汗水,播種著希望,孕育著綠色,為眷戀的家鄉染制著驕人的綠樹錦衣。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和艱辛的付出,換回了一個個春華秋實,贏取了一個個秋韻春光,把郯城妝扮得分外妖嬈,如此俏麗。
                  銀杏在郯城栽培的歷史悠久,廣福寺的這株銀杏王便是北魏建寺時的僧人所植,《西窗瑣記》中記載清代詩人張敬“出門無所見,滿目白果園。屈指難盡數,何止株萬千!根蟠黃泉下,冠蓋峙云天。干粗幾何抱,猿愁攀援”的詩句,足見當時郯城境內的銀杏栽植之盛況。
                 銀杏,這一世間珍貴的物種,在郯城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銀杏樹姿高大挺拔,葉片玲瓏奇特,集葉形美、冠形美、干形美于一體,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身。銀杏因其顯著的生態價值,向來為植物學家和園林學家所重視。在綠化城市、美化園林、營建自然景觀等方面遠遠超過一般樹種,是理想的綠化苗木,在城市園林綠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銀杏盆景具有獨特的造型,以干粗、枝曲、根露等外在形態,表現出蒼勁、古樸、曲折的情趣,極富詩情畫意,是盆景家族中的佼佼者,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活的藝術品”。銀杏通身是寶,現代科學技術對銀杏果、葉、苗、木的開發利用,使銀杏經濟價值不斷攀升。1993年,郯城縣人大通過決議,把銀杏作為“縣樹”。2003年,臨沂市政府又把銀杏樹定為“市樹”。在國樹評選投票中位列榜首,銀杏是郯城的縣樹,是郯城人民心目中的驕傲和自豪。它不僅僅在這一片廣袤而古老的熱土上蔓延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更為這里的人們帶來了富裕、吉祥和幸福!大自然賦予郯城明山秀水,更賜予郯城人以稀世珍品——銀杏。作為第四紀冰期孑遺的珍稀樹種,銀杏在世界上幾近滅絕,唯有在中國幸存了一些原始銀杏群落。而郯城縣更是承天之佑,在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重坊鎮、港上鎮等沿沂河兩岸保留下了規模宏大的古銀杏園林。百年以上的古銀杏樹3萬余株,這些古樹雌雄錯落分布,樹體高大,樹勢雄偉,雄樹如塔聳立,雌樹冠形如蓋,風格迥異,剛柔相濟。雖歷經滄桑,仍枝繁葉茂,獨具蒼勁古樸之風韻,綿延數百里,景象蔚為壯觀,令觀者心曠神怡,浩然興嘆!
                 位于沂河之濱的新村古銀杏森林公園,翼布岸堤兩側,蜿蜒南北數十里,覆蓋面積萬余畝,現存百年大樹23000株,年產銀杏果100萬公斤。古木參天,生機盎然,實為一方百姓富庶之園,亦是省政府批準的生態森林公園。有一新賦,盛贊此園:園內風光無限,野外銀杏萬頃。春風乍起,玉樹早萌,苞如梅蕾欲綻;細雨蒙蒙,碧枝初發,葉似鳳冠媚龍。遠觀如碧海綠濤,近賞若洞天蓬瀛。清香沁心,耄耋頓覺年輕;勝景宜人,蒞此始知春濃。夏入園林,氣爽心清。綠葉似玉,銀果如杏。天然空調,使君忘返;今造上林,令爾神傾。秋臨新村,難覓蕭殺,金黃亦見生機;婦孺采擷,竿擎果落,滿園笑語歡聲。冬君光顧,亦注深情。銀裝素裹玉樹,遍野威武哨兵。踏雪賞林,風情別具;麗舍品茗,春意融融。美哉新村,四季風光,皆如圖畫;幸哉新村,銀杏之鄉,樂餉賓朋。君若來此,今生無憾!”
                 重坊中華銀杏品種園,坐落在風光綺麗的沂河西岸,占地660畝,是全國稀有的銀杏良種園。目前園內擁有銀杏樹木9240株,平均胸徑28厘米,最大胸徑42厘米。該園始建于1978年春,用三年生苗木定植,株行距6m×7m。1987年春,由郯城縣林業局組織全縣科技人員和廣大果農,從國內外6萬余株結果大樹中,篩選出53個優良品種,1988年春,建立良種復選圃,采用先進技術進行人工嫁接植株。之后,不斷推廣新技術、嫁接新品種,培育了大批優質銀杏品種。形成了中國乃至世界數量最多、品種最全、質量最優的銀杏園林?,F在全園共有103個優質銀杏品種,其中郯豐、郯早、郯艷、郯魁、郯新5個早實豐產優良品種,于1996年由山東省科委鑒定命名,屬全國優質品種,榮獲山東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在1998年山東省名優經濟林鑒定會上,郯新、郯魁、郯艷三個品種獲得金獎和銀獎,在全國各地推廣面積已逾20萬畝。該園倍受國內外林果專家和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青睞,先后被山東省科委、上海醫藥集團、山東農業大學確定為“科研基礎”,被中國林學會冠名為“全國銀杏良種基地”。
                 銀杏不僅是郯城人心目中的寶貴財富,它的作用和價值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悉和認可。庭院城鄉,廣植銀杏,已成為郯城人的自覺行動。國內的許多大中城市都將其列為主要綠化樹種,特別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都把銀杏樹作為綠化的主要樹種。中國各大城市,每年從我縣購進數百萬株銀杏大苗。中央電視臺的《綠色家園》欄目組還專門邀請郯城縣部分銀杏方面的行家里手,同國內知名專家一起在熒屏上共同研究、探討銀杏的奧秘和前景。為充分發揮我縣銀杏特色優勢,進一步做大做強銀杏產業,加快富民強縣步伐,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銀杏產業發展的決定》,成立了銀杏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了專門的辦事機構,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各界大搞銀杏果、葉、苗及系列產品的銷售。加大銀杏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各種欺行霸市行為,維護銀杏市場的正常秩序??h里設立銀杏發展基金,扶持促進了銀杏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我縣立足國際國內市場,興建了一批銀杏加工企業,開發生產了白果罐頭、白果精、銀杏口服液、銀杏飲料,銀杏保健茶等系列產品。先后建成了郯城縣保益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郯城新盛銀杏有限公司、山東仁和制藥集團等一批銀杏深加工企業。勝利鄉趙樓村銀杏茶葉廠,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10余個省市。高峰頭鎮開發生產的速凍銀杏仁,除滿足國內大中城市外,還常年供應韓國。馬頭鎮也正在開發研制銀杏糖果、銀杏八寶粥。重坊鎮已經研制出美味可口的銀杏醬。目前,全縣已建成銀杏葉加工、銀杏茶生產、黃酮甙提取、銀杏系列食品生產等加工企業40余家。
                 郯城銀杏事業的發展,得到了各級領導和電視等新聞媒體的關愛和支持。原國務院副總理谷牧、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姜春云、山東省人大原副主任李曄、苗楓林,時任山東省委書記的譚啟龍、趙志浩、吳官正、張高麗等領導同志都蒞臨郯城視察指導銀杏工作?!度嗣裾f報》及中央、省市電視臺等媒體始終對郯城銀杏予以關注,進行宣傳報道。1993年錄制了電視劇《老神樹的子孫們》、2001年中央電視臺播放了《古樹生命看銀杏》的郯城銀杏專題片,2013年深秋,山東省電視臺對新村老神樹落葉這一神奇的景觀進行現場直播。如今的郯城,堪稱是“銀杏之都,綠色園林”,先后被授予“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木材檢查標準化建設示范單位”、“全國林政管理先進單位”、“全國森林公安‘三基’工程建設先進單位”等30多個榮譽稱號。被郯城人飲譽為“吉祥四寶”的馬陵山國家森林公園、新村古銀杏公園、重坊中華銀杏品種園、郯城“神舟”古栗園,都坐落在郯城這片古老而新生的土地上。一個面積僅1000余平方公里的縣域內,竟有三處國家級森林公園,不能不說這是人間的奇觀,世界的奇跡。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古郯大地,生態林業,遍及城鄉;林網如織,美景更添。城換新裝,秀木崢嶸;園林綠化,風光無限。林茂糧豐,物阜民樂;綠蔭濃濃,生機盎然。在郯城這片充滿深情的土地上,全憑著勞動人民一雙手,播種著希望,收獲著綠色,描繪出這一幅幅靚麗的畫卷;全憑著郯城林業人的智慧與執著,科技興林,以林富郯,譜寫出這一首首壯美的詩篇。
                 生態林業,美了郯城;銀杏產業,富了郯城。它不僅確保了農業的豐收,促進了加工業的發展,靚化了城鄉人居環境,更帶動了旅游業的興起。郯城——著名的中國銀杏之鄉、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吸引著眾多的中外友人前來觀光旅游。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老人欣然揮毫,為郯城題寫了“天下銀杏第一縣”。
                 天道酬勤,樹知感恩。層林盡染展宏圖,古郯銀杏冠神州。郯城生態銀杏的今天,是歷屆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奮力拼搏的回報,是林業人育林護林的收獲!
                 屹立在紅石崖上的老神樹,是世界上存活著的第一雄性銀杏樹,被譽為“天下一公”,以其雄姿、雄風、雄健、雄奇而聞名于世,倍受當地人們、外來游客的敬仰和鐘愛。他歷經風雨三千載,依然枝繁葉茂,生機無限。他正以偉岸的身姿,昂揚的氣勢,昭示、呼喚著萬畝園林中的子孫們,繁衍生息,造福郯城,綠遍神州,奉獻人類!郯城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郯城是一方建功立業的熱土。這里孕育著蓬勃的生機,這里充滿著騰飛的希望。銀杏,正伴隨著勤勞睿智的郯城人踐行偉大的中國夢,郯城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手機網站MOBILE
          山東潤發銀杏苗木基地(www.atlantasplash.com) 版權所有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无码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