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腿走路,銀杏之鄉再打紅楓牌
采購銀杏,不少人都首先想到了山東郯城、江蘇邳州兩地,因為這一帶的銀杏規?;l展,家家戶戶都種銀杏樹,其他地方很少有如此的優勢。但同時這也是當地苗木發展的缺陷,因為綠化工程效果一般展現出多樣化、層次感,很少有清一色的種植單一品種植物的(當然突出主題的銀杏大道、香樟大道,這樣的除外),外地客戶來此只能采購單一品種,未免有些惆悵,還要東跑西跑為其他品種的苗木奔波。
在銀杏熱過后,人們不禁反思,單獨靠一種綠化產品未免有些消極,如果銀杏這種產品支撐不下去了,我們還能有什么。少數具商機意識和敏銳觀察力的樹農、商販開始投資新品種——紅楓。這種植物品種國內發展不是太成規模,不僅有價格檔次稍微高一些的美國紅楓,還有品相略遜價格相對低廉的日本紅楓,加之這種植物有時只是綠化過程中起到點綴作用,采用不是太廣泛,但是一旦采用,利潤就相對豐厚。郯城的新村、重坊土地資源相對緊張,因此發展紅楓主要分散在其他幾個周邊鄉鎮,如高峰頭鎮、郯城街道等鄉鎮。外地來客會發現一個怪現象,一路都是美國紅楓的廣告,卻路邊看不到一棵紅楓,誤以為這是空城計,做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其實不然,經過幾年的發展,郯城的紅楓也具有一定規模,漸漸有異軍雄起之勢,只是苗圃所處的位置都是較為偏僻罷了。
紅楓作為一個綠化新秀,也刮起了一陣龍卷風,在秋季楓葉變色,如霞似火,異常顯眼奪目,一些道路綠化工程、園林、公園、小區多有采用,秋季來臨,黃葉的銀杏,紅葉的紅楓,相映成趣,自成一景。紅楓帶給人們賞心悅目的同時,也給第一個吃螃蟹的那些人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由于價格不透明,大規格紅楓又比較稀缺,紅楓大樹利潤可觀,曾有商戶供應幾十棵大規格紅楓獲利甚豐(貌似利潤有30萬元),名噪一時,也更加讓不少種植戶們趨之若鶩,投資紅楓。
你方唱罷我登場,東方不亮西方亮,銀杏衰落紅楓起,郯城的苗木發展漸漸多元化。除了主打產品銀杏、紅楓,一些速生植物也規?;l展,如法桐、意楊,小型樹如海棠、紫葉李,在以新村、重坊銀杏苗木為中心的周邊其他鄉鎮輻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