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師范內的風水寶物 千年銀杏古樹
來源:www.atlantasplash.com 訪問量:3032 時間:2016-10-25 03:50:39
該樹位于如皋市如城鎮師范禮堂前,樹齡1000年,樹高21.0m,胸徑1.31m。高聳挺立,樹冠繁茂,遠近數里可見其煥發的英姿。該樹所在地原為東岳廟,又鄰定慧寺,寺廟緊相連。據考證,定慧寺為蘇北名剎,建寺于隋開皇十一年(591),原為晉王楊廣玉于揚州請高僧設僧會授菩薩戒道。高僧智覬經如皋時課茅建寺,定名定惠,并建有十級寶塔。宋天禧年間重修,清時鼎盛,殿院群落,面北朝南。該寺離今已有1400多年,其側東岳廟屬道觀。東岳廟、文廟等均是紀念名人為主的,據明湛若水所著《新遷文廟儒學記》日:若子東半里許,在名宦、鄉賢祠隙地,乃東獄廟舊址,其土燥,高四尺,中有古杏樹一,大而艷。杏壇之北已默定矣!南數步有龍游河,河有九十九灣,南出大江,北則纖徐縈繞,回環其前,為運河東入干海,地勢坤,風氣萃。此段說明東岳廟早已在前,古銀杏樹已“大而艷”,即已有數百年,加上明朝至今的500多年,可見該銀杏樹齡達千年。大銀杏為宋朝王學士墓的遺物,王氏是如皋的一大名門望族,名人輩出,其中還有狀元一名,寫出千古名句“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的著名詞人王觀便出自其間。
如皋師范是1902年創建的。原創辦人沙元炳熱心辦學,在廢科舉、辦新學的潮流中,率先在如城舉辦師范學校以解決師資之用。在勘察校址上幾經變遷,后據張之洞指示選定古城東南隅:于道德、衛生無妨之地——金龜壓鈕代出偉人之古宋集賢里,常勝庵和東岳廟為校址。百里清曠人稀,空氣新鮮,雉水兩岸樹木蔥郁,實為溪水拖藍柳帶煙,隔岸鐘聲催皆曉的學習勝地。學子由這里一代代走出校門,為南通教育之鄉打下了扎實基礎。由此看來,如皋師范內的千年古樹,正是人杰地靈之風物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