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情銀杏
戀情銀杏,陸墳銀杏。雌株,樹齡600年, 樹高13.5m,胸徑1.25m。在古鎮西塘河之東,有兩棵古老的銀杏樹,樹齡已有600余年,原是御史陸邦墓地的一部分,一株種植于陸邦祖父墓東北側,一株在西南臨水,故稱“陸墳銀杏?!眰髡f,這地方原是明朝一個名叫陸邦的人的墓地,方圓足有幾十畝,墳浜弄由此而得名。墳浜弄原長107.0m,寬5.0m,現長為209.0m,寬1.0~7.0m,1982年改泥路為水泥路面?,F在墳浜弄內建造了一幢幢居民和職工住房,居住著上百戶人家。墳浜弄東接五福橋,西接魯家橋,南通南塘橋,規模很可觀。 它們之間還有著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平川河邊來了一對年輕的戀人,男的叫阿金,女的叫杏珍,他們相愛已經很久,但是在封建社會里,阿金和杏珍的愛情得不到家庭和社會的認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他們決意離家出走,來到這里,依靠出賣勞力,艱難地生活著。第二年春,在墳地邊上各自種下了一棵銀杏,期盼著她們的愛情會像小銀杏一樣扎根開花結果。然而好景不長,她們在這里私奔婚居的消息,傳到了杏珍家里,
杏珍家派了一只小船,悄悄地靜候在離杏珍居處不遠的地方,趁杏珍到河邊淘米洗菜的時候,船上跳出兩個大漢,一把拽著杏珍往船上拖去,隨即解纜開船,搖個不知去向。傍晚阿金做工回來不見杏珍,向鄰居打聽也全無音訊。后來在河邊草叢里發現了籃子和米籮,阿金以為杏珍不小心溺水了,忙用竹竿在河里撈啊撈,一連三天也沒有發現一點蹤影。阿金天天茶飯不思,以淚洗面,后來阿金就告別四鄰和東家,外出找杏珍去了。年復一年,阿金與杏珍栽種的銀杏樹,漸漸長大起來,不知是得了靈氣,還是天施巧合,這兩棵銀杏一雌一雄, 雌樹在北,雄樹在南,競應了“天生一對,地造一雙”的俗話,也有人說這是阿金與杏珍愛情的化身,它們倔強地生長著,長得又粗又大,雄偉挺拔。被雷擊多次,打斷了枝丫,就在斷枝旁邊重新補出了新枝嫩葉;被風霜雨雪侵蝕了肌膚,肌膚為之變得蒼老粗糙,就靠著這一 層堅硬的外皮照樣生長著。人們來到樹蔭下,都會焚香叩頭,祈求夫妻恩愛、白首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