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郯城縣委郯城縣人民政府 關于一九九三年加快發展銀杏生產的意見
中共郯城縣委郯城縣人民政府
關于一九九三年加快發展銀杏生產的意見(郯發[1993]8號,1993年3月10日印發)
發展銀杏生產是我縣一大優勢。為了認真貫徹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姜春云同志關于銀杏生產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我縣銀杏發展,努力實現區域化、規?;a,現就今年銀杏生產提出如下意見:
一、我縣銀杏生產基本情況和今年生產任務
近幾年來,在省、地領導的大力指導幫助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林業政策,研究制定了一 系列發展銀杏生產的政策措施,銀杏基地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到目前,全縣銀杏片林已達2.5 萬畝,定植銀杏100萬株,結果樹12萬株,其中百年生以上大樹2.8萬株,年產銀杏100萬公斤,居全國第二位,山東省首位。僅銀杏果實、苗木、葉片及其系列加工產品,年產值達6 000萬元,出口創匯達500萬美元,已成為我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拳頭產品。 為進一步發揮我縣得天獨厚的銀杏生產優勢,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邁出銀杏生產新步伐,全縣今春銀杏種植實現“五個一”,即總栽植銀杏100萬株、建銀菜間作、密植園1萬畝,銀糧間作1萬畝,銀杏道路林網100公里,形成100平方公里的銀杏區。
二、銀杏栽植的重點鄉鎮和重點片
今年銀杏栽植任務重、時間緊,各鄉鎮、村要集中力量,集中資金,全力以赴,大搞銀杏栽植活動,努力完成縣委、縣政府布置的任務,加快全縣銀杏基地建設步伐。在做好全縣面上工作的同時,要著重抓好馬頭、郯城、小馬頭、港上、新村、重坊、勝利、花園等八個重點鄉鎮的銀杏生產。這八個鄉鎮的銀杏栽植任務是:密植園3 100畝,占全縣計劃的62%;銀菜間作3 800畝,占全縣計劃的76%;銀糧間作10 000畝,占全縣計劃的100%;道路綠化45公里, 占全縣的45%。
三、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努力完成今年銀杏生產任務
1.統一思想,充分認識發展銀杏事業的重大意義。銀杏生命力強,適應性廣,是食用、 藥用之佳品,又是綠化、觀賞、美化環境的優良樹種,一次栽植,千年受益。種好、管好, 可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重要經濟資源。最近,省委書記姜春云同志在批復中指出:種植銀杏并進行銀杏產品加工銷售,是一項造福人民惠及后世的偉大事業,有巨大的社會效益,應當大搞特搞。我縣是全國著名銀杏之鄉,大力發展銀杏事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是振興郯城、繁榮城鄉、人民富足的重要途徑。各鄉鎮、各有關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努力加快我縣銀杏生產的發展步伐。
2.切實加強領導。各級都要將發展銀杏生產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重點鄉鎮要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h六大班子和縣農委、林業部門要繼續做好包點工作,特別對港上、新村等八個重點鄉鎮的銀杏生產,要明確分工,認真靠上抓,各鄉鎮也要結合本地實際,抓住重點, 分片承包,一包到底。為了加強領導,縣成立銀杏生產領導小組,由縣長慕增利同志任組長、 政協主席劉文榮、副縣長楊俊波、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翠蘭同志任副組長、縣直有關部門的同志為成員,組織、指揮全縣的銀杏生產。各有關鄉鎮也要成立專門班子,重點抓好“三個落實” 即落實地塊、落實資金、落實苗木。今年我縣銀杏生產任務繁重,需用銀杏苗木多,資金數量少,僅購苗木就需幾百萬元。單靠哪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夠的,要早準備,廣開渠道,多方籌資, 增加對銀杏產業的投入,增強銀杏生產的后勁。
3.廣泛開展創建銀杏村、銀杏戶活動。為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盡快把我縣建設成高標準的銀杏縣,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縣開展創建銀杏村、銀杏戶活動。凡是成片林(密植園和銀菜間作)面積人均0.2畝以上,“四旁”人均占有2株以上銀杏樹的村莊,將命名為銀杏村;凡是房前、屋后、院內四旁人均占有5株以上銀杏樹的戶,由鄉鎮政府命名為銀杏戶。 縣將對銀杏村、銀杏戶給予表彰獎勵。
4.要進一步穩定完善林業政策。銀杏生長周期長,見效相對慢。要認真解決好群眾的思想顧慮,廣泛深入搞好《森林法》及各項林業政策的宣傳,做到以法興林,以法護林,真正把銀杏建設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對大田銀杏要落實好承包政策,允許繼承或轉讓,保護生產者的利益;對村內四旁銀杏樹要及時明確樹權歸屬。同時要建好護林房,配備專職護林員,確保栽得上、保得住、長得好、盡快見效益。
5.實行獎罰制度??h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對今年銀杏生產將組織三次專項檢查,內容包括各單位任務完成情況、造林(苗木、栽植等)質量和管護措施落實情況。對連續兩次檢查達不到要求的,給予單位主要負責人黃牌警告。對高標準完成全年任務的鄉鎮,縣將給予表彰, 并給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分管副鄉鎮長,每人1 000元獎金,對超額完成任務10%的,每超1畝,每人增加獎金5元;對完不成全年栽植任務的鄉鎮,給予通報批評,并限期補上,以確保我縣銀杏生產計劃的順利實現。檢查驗收評比由縣委、縣政府組織實施。
6.努力做好服務工作。發展銀杏生產是一項社會公益性很強的事業,必須大力宣傳,廣泛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同心協力,做好這項工作。要從實際出發,積極組織有關部門,緊緊圍繞銀杏生產,搞好服務。林業、科委等部門要搞好技術指導方面的服務,供銷、石油、物資、 銀行、財政等部門要搞好化肥、農藥、油料資金的供應服務。鄉村服務組織要搞好每個生產環節的服務,做到統一栽植、統一嫁接、統一看護、統一防治病蟲害,促進全縣銀杏生產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