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目山古老銀杏是否野生?
來源:www.atlantasplash.com 訪問量:4391 時間:2016-11-25 20:21:48
孑遺之后的現代銀杏,其殘遺中心位于我國浙江省西北和安徽省東南的一帶山區。這是眾多植物學家、植物地理學家、古生物學家通過長期考察研究所得出的一致結論。既然如此,在這些地方是否尚能找到野生銀杏,是世界矚目的一個重大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目前有兩種意見,一是認為有野生銀杏種的存在。一是認為野生者絕無。爭論的焦點集中于浙江西天目山的古老銀杏林上。根據林協的調查(1989),浙江西天目山海拔l100m處有大小銀杏228株,平均高度19m,平均胸徑0.51m。最大的一株高30m,胸徑1.23m。胸徑1m以上的計有6株,其余各株胸徑均不足1m。這些銀杏混生于柳杉、金錢松、榧樹、杉木、瓦怠葉楊、青錢柳、糙葉樹、楓香、香果樹、毛竹、天目木姜子、交讓木等樹種之中口林下長有茶梅、
釣樟、溲疏、肉花衛矛等灌木。在人類活動極少的山坡溝谷林中育如此之多的天然更新銀杏,這些銀杏是否為孑后遺之的銀杏自然繁殖下來的子孫呢?賈祖璋( 1938)、胡先驍( 1954)、成俊卿(19 58)、徐永椿(1959)、陳植(1984)以及《秦嶺植物志》(1976)等均稱這些銀否為“野生林木”。而中國的樹木分類專家陳蠑(1937)則認為“野生者絕無”。曾勉(1935)也認為“惟野生者至今尚未尋獲”。其它如鄭勉(1954)、李正理(1957)、裴鑒(1959)等認為“浙江西天目山之銀杏是否為野生種,始終還沒有取得確切的證據”。鄭萬鈞在《中國植物志》(第七卷)中(1978)把天目山上的這些銀杏稱之謂“野生狀態的銀杏”。
除浙江西天目山外,在中國不少地方的深山密林中,呈自然群落狀態的銀杏生長于懸崖陡壁之處,似非人工栽培。如福建省的永安洪田、大田廣坪、浦城慶橋、圩塢等地,云南省的大關、永善等地,甘肅省的康縣,湖北省的安陸、隨州等地,均有此類銀杏的存在。據劉燕君在湖北安陸的調查、王江在貴州正坪的調查,認為此類銀杏系動物傳播天然下種所形成。
有一種名叫果子貍的小動物,喜食銀杏,每當銀杏成熟季節,果子貍在取食搬運途中遺落的銀杏種子,自然發芽生長形成了今天所見的銀杏林木。這種由果子貍搬運傳播形成的天然銀杏樹,是否應屬野生銀杏還是屬野生狀態的銀杏,是值得進一步研究和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