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發展前景
銀杏是多功能經濟生態型樹種,特別是現代人體保健及醫藥的需要,發展銀杏有廣闊前景。
1、我國及世界銀杏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現有40年以上的成齡銀杏樹約28萬株,產量16 000t。今后隨著各地新植銀杏樹投產,預計到2020年,銀杏的產量可能達到350 000 t。由于銀杏干果味道香糯鮮美,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加之其加工的食品日趨多樣,社會消費量逐漸增長,按年均每戶消費1kg計算,全國就需330 000t,加上出口的增長,市場前景仍十分廣闊。
2、 葉用銀杏園實現中藥現代化規范種植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銀杏葉用園30 000~ 50 000h㎡,由于銀杏葉的主要用途是提取藥物中間體——銀杏黃酮干浸膏,其次作配方飲片,對其產品的質量要求日趨嚴格,中藥原料及飲片生產逐步實行許可證制度。由于銀杏黃酮干浸膏,主要是制藥和作食品添加劑,需求量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因此葉用銀杏園的面積也會相對穩定。嚴格按照中藥現代化種植規范經營是銀杏采葉園今后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3、 銀杏木材市場興旺有道
銀杏木材結構勻稱、紋理致密,不裂不翹、耐腐蝕性強,是工藝雕刻、精美家具、豪華建筑及室內裝修的優良材料,且一向奇缺價昂。銀杏用材林雖然收效較遲,但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據浙江試驗,1956~1983年一個輪伐期約30年,平均年效益銀杏為60 000元/h㎡,杉木為4500元/h㎡, 銀杏的年收入是杉木的13倍多。若選擇土壤深厚、 肥沃、疏松和排水容易的地方,營造專用的銀杏用材林,也能達到速生、高效。江蘇射陽園藝場在中性砂壤土上采用實生苗造銀杏林,株行距3m×4m,面積0.41 h㎡,2年生的銀杏平均樹高11.8m,最高16.8m,平均胸徑23.8cm,最大48cm,平均材積0.247 m?,每公頃產木材207.312 m?,經濟效益可觀。
4、綠化祖國山河,改善生態環境,銀杏大有可為
銀杏樹適應性強,樹姿美麗,耐污染和煙塵, 能改善生態環境,我國各地廣為栽植。 北京、丹東、貴陽、大連、泰州、邳州、都江堰、 隨州等地用銀杏作行道樹。我國眾多寺廟園林、名山大川、風景名勝區,多有高大挺拔的古銀杏。
我國部分沿海地區、南方丘陵山地、中西部干旱地區、西部退耕還林區,都可將銀杏作為主要的造林樹種之一加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