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授粉及種子采摘時長
關于銀杏雌雄配子體的發育狀況,張景鉞( 1965),王伏雄(1963-1983)等曾有過深入的研究。
銀杏成熟的小孢子(花粉粒)不具氣囊,但卻可遠距離飄飛。這對銀杏雌株的受粉十分有利。飄飛的距離說法不一。但大多數的觀察認為,最遠的飄飛距離可達10-15km。這些觀察主要是根據銀杏雌雄孤立木的相對距離而得到的大概結論。是否可靠尚有待深入研究. 另外,花粉的飄飛距離愈遠,花粉的密集度愈低,授粉效果也愈差。有些產區的群眾反映,如遇陰雨連綿或霧日,飄飛的有效距離顯然縮短,即便雄株與雌株相距僅1km,授粉也會受到嚴重影響。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銀杏產區的經驗,在銀杏片林中,雄株所占比例如達到4%,且均勻分布,一般來說授粉充分,可以年年高產穩收。目前,有些地方銀杏的雄株嚴重不足,過去多用懸掛雄枝的方法,解決授粉問題,近年來普遍改用人工噴粉和在雌株上嫁接雄枝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粉時間上也積累了相當成熟的經驗,一般認為在銀杏胚珠珠孔溢出水珠,而水珠的直徑又大于胚珠珠孔時,作為最佳授粉時間。江蘇以“谷雨”節前后三天,作為銀杏授粉的最適時間。
銀杏授粉之后,不能立即受精,相隔時間約110天左右。因而在銀杏種子成熟落地后,有些品種的種子胚芽尚不明顯,也有些品種種子的胚芽可達數毫米之長。有人把種子成熟落地后胚芽才開始發育的這-戽現象歸于銀杏帶有古生代裸子植物胚發育的特征。銀杏種子自授粉至種子成熟約需150天,如廣西桂林地區9月上旬即已采種,江蘇省邳縣10月上旬才開始采種,由于品種不同和地理位置的差異,各地采種期可前后相差一個多月。
關于銀杏雄株的情況,目前知之甚少。但調查發現銀杏的雄株在冠形、枝條,葉片,花期等方面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但由于目前多著眼于種子產量,因而對銀杏雌株研究較多,而對雄株的研究尚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