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果為主的銀杏豐產栽培技術
(一)以果為主銀杏品種選擇
以用種子為目的的銀杏樹結果期較晚,要選擇優良品種,大種型,核仁潔白,糯性強,香味濃,出核率和出仁率高,并考慮到延長供應期,才能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 由于氣候條件的差異,在南方要采用耐高濕的品種。北方選耐干旱、耐寒冷的品種,在砂礫、鹽堿地區,選用抗性強、耐瘠薄的品種。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園地, 要種植豐產性強的品種。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可延長市場供應,利于調配勞力。
選擇優良雄性品種的標準應該是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抗性強,花期和主栽雌性品種相遇,開花量多,花粉萌發率高,授粉后親和力強。栽培時應雌雄品種按一定比例配植,以利傳粉。
(二)以果為主銀杏栽培技術
1.優良品種
銀杏果用品種有大梅核、小梅核、七星果、大佛指、家佛手、圓底佛手、洞庭皇、大馬鈴、大金墜以及無芯銀杏樹等。以果為主的銀杏目的是能早結果、多結果、結好果、高產、優質。
2.銀杏種植方法
(1)整地將銀杏園內的雜草、樹樁、碎磚破瓦等物清除,然后平整土地,深耕25~30厘米,耙碎整平。干旱地區在雨后整地。山坡地要先測好等高線,標記種植點韻位置。
(2)種植密度
①按株行距3米×3.5米種植,即每畝60株左右。隨樹冠擴大進行抽行去株,變成6米×7米,每畝為16株左右。
②種植株行距3米×4米或3米×5米,每畝栽44~55株。進入盛果期,每畝留20株左右;果糧兼作的銀杏樹樹園,即“立體種植法”,株行距為6米×20米,每畝為5~6株。果材兼用銀杏樹樹園,銀杏樹種植方式有長方形、三角形和寬窄行3種。長方形種植,行距大,株距小,有利于間作和耕作。正方形種植,株行距相等,有利于通風透光,便于機械化管理。寬窄行種植,適用于果糧間作和矮化密植。
(3)苗木準備優良品種的苗木規格,國家有統一規定,一般是根系發達,苗木徑粗與高度的比例為1: 50以上,主根長為30厘米,無病蟲害,即苗木是經過檢疫的。為預防從苗圃帶入病蟲,可先將苗木的根系在波美度為4°Be的石硫合劑或1: 20的石灰水溶液中浸蘸消毒,再用清水沖洗。過長的根也需適當修剪。
(4)挖種植穴 以測定植點時插入的木樁為中心,挖一圓坑,坑的大小依土壤和苗木根系等情況而定,一般要求坑深80~100厘米,直徑100~120厘米。挖坑時注意將表土和心土分開,表土放在一側,心土放在和表土相對朝陽的一側,坑挖好后,每坑施入堆肥(或其他農家肥)50~100千克,最好再加入0.2~0.5千克的過磷酸鈣,與少量表土混合均勻,填入坑內。整地挖坑的作業最好在種植前一個季節進行,使土壤在日曬雨淋或冬季過程中熟化并可消滅蟲卵病菌。
(5)種植方法 北方冬季寒冷干旱,根系發育不好的苗容易受凍害,種植銀杏樹的時間最好在春分和清明節之間。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如長江流域以南,銀杏樹在秋末冬初種植,有時也可在落葉前,9~10月份種植,使傷害的根系在溫和條件下得到愈合,翌年生長旺盛,成活率高。種植時將苗木放人坑中,一人扶苗一人填土,先填表土,后填心土,施肥作業和種植同時進行。填土時將苗木往上提幾下,使根際與土壤緊密接觸,隨填土隨用腳踩實。種植深度一般要求在根頸以上10厘米左右,使澆水后土壤下沉,根頸與土面平齊。帶土坨苗木,除去包扎物后用同樣方法種植。種植后澆透水,并在坑的周圍做土圍堰,方便澆水。
(6)田間管理 種植后每隔2周澆水1次,連續3次, 可以保證成活。每次水滲下,表土稍干,就要及時松土保墑。在溫暖濕潤、疏松透氣的土壤中可促進生根。南方雨水多,可以適當少澆。在干旱地區,種植后在樹盤 表土上覆蓋青草、稻草、麥秸等,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疏松。有大風的地區或季節,在苗木旁邊立支柱,防止吹倒。有病蟲害及時防治。
(7)雄株配置 自然界里,實生樹雄株比雌株稍多或基本相等。人為原因造成雌雄比例失調的,被迫采取人工授粉,結果大小年現象明顯。在定植苗木時合理配植雄株,一般是20株雌株配植1株雄樹。在配植雄樹時,需注意兩個問題:一是進行自然授粉的,要選擇雄株與雌株開花同步;二是進行人工授粉的,雄株花期要比雌株花期早4~7天。
3.銀杏整形修剪方法
樹形選用自然開心形,并輔以樹冠速成技術,是銀杏生產上推廣的早結果、豐產的實用農業技術。
(1)自然開心樹形 第一年在樹高60~80厘米處定干,在整形處選留3~4個不同方位角度,間隔適宜的主枝。在生長季節,可通過拉、掉等措施,調整主枝的開張角度。利用銀杏靠近剪口的幾個芽長出壯枝的特性,當年夏季摘心或次年在主枝上50厘米處短截,使其再抽生2個側枝。對側枝采用輕剪,促其增加枝葉量,連續3~5年構成3~4條骨干枝,分枝3~4級,就形成低主干、多主枝、通風良好的自然開心樹形。自然開心樹形具有樹矮、徑粗、冠寬、結果早、產量高的特點。在整形期,為提早結果,夏季摘心和抹芽非常重要,摘心控制枝條長度,讓出空間,促進枝葉提早成熟,積累養分,有利于開花結果。
(2)修剪整形與修剪是緊密相連的,通過對銀杏樹的修剪維持銀杏樹主干、主枝、側枝和果枝的結構,調節樹體各部分營養物質的分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協調生長與結實關系,可達到早產、高產、穩產、優質的目的。
①疏剪 主要是疏除過密枝、交叉枝、并生枝、重疊枝以及難以利用的徒長枝,改善樹冠的通風透光條件,達到樹體的均衡生長。
②短截短截主要在于促發強旺的新梢,但在銀杏樹上,短截只對幼樹的主干或健旺枝條的新梢具有明顯的作用,對大樹上的枝條作用不明顯。銀杏的修剪反應較遲鈍,剪口下發枝既少又弱。距樹干愈遠,短剪后發枝力愈弱。長枝輕截優于重短截,如對1年生強旺枝條只抹除頂芽或只剪除頂端的3~5芽,其剪口下2~3芽容易轉化形成短果枝;相反,破壞短果枝的頂芽后,在短果枝中間又易抽生出長枝。利用這一特性,調整樹冠上長、短果枝比例合理,形成合理的結果部位,可為結果、豐產、穩產創造良好條件。
③回縮 回縮修剪的目的在于更新復壯。更新時的回縮剪口一般應選擇在下垂枝條的彎頭最高點之前,而且最好在回縮剪口下有一強旺的向上枝。在回縮修剪后應將回縮口下的所有衰老枝條全剪除。若回縮修剪后反應遲鈍,可能是回縮量不夠。一般銀杏樹,主側枝的回縮修剪量可為全長的1/3。如該枝下部短果枝較多,則多數情況不再萌發新梢,可用破壞頂芽的辦法更新結果枝,使短果枝轉為長枝。
④摘心 摘心的目的在于控制枝條的頂端優勢,調整營養供給平衡,增加分枝數。對銀杏進行摘心修剪的時間主要有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
4.人工授粉
(1)花粉的采集和處理當雄花序由青轉淡黃時采集最好。采回的花序攤放在白紙上,用紙包成50~100克的小包,放在盛有生石灰塊的容器內(石灰塊上面蓋一層厚紙),然后把容器口緊扎起來。經過2~3天,花藥便自然開裂,散出花粉??梢杂昧罆窀稍锓?,把采回的花序薄薄地攤放在墊有白紙的筐中,上面蓋上白紙,置于陽光下曬,每天翻動3~5次,1~2天花粉就能全部散出。處理好的花粉在5天內使用完。
(2)授粉時間和方法 觀察授粉的雌樹有60%~70%雌花胚球珠孔上呈現出小小的亮頭,并有一滴似露水的水珠時,正是授粉最佳時期。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授粉為宜。授粉要選擇晴天,露水干后進行。授粉時要做到樹冠上下、內外均勻,全面適量,授粉量不宜過大。
5.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①幼樹園土壤管理 栽苗前未對全園土壤進行改造的,應在10月份前后繼續深翻擴穴和土地改良工作,幼樹期樹盤應按淺中耕除草。采用中低密度栽植的幼齡園,行間空隙較大時,可間作豆科綠肥或花生等淺根矮干、生長期短、需肥量少的作物。
②成齡園的土壤管理
a.土壤改良 成齡銀杏一般采用輪換深溝壓肥的方法對土壤進行改良,且結合深施基肥而進行。若出現根系裸露現象,應及時培土。在樹冠外選兩個對應方位挖寬30~40厘米、深40~60厘米的溝(按樹冠而定),然后結合肥水的施人壓埋有機肥,每年輪換方位。
b.土壤耕作 成齡銀杏樹的根系十分發達,實施生草法的土壤耕作,也可以實施中耕加覆蓋的方法。中耕深度以10~15厘米為宜,也可用草甘膦等除草劑除草。一般采用樹盤覆蓋。覆蓋取材用青草、稻草、秸稈等,厚10~20厘米,距樹干留10厘米空隙,覆蓋結束時可將覆蓋物翻埋入土中。
(2)銀杏施肥
①幼齡銀杏園的施肥管理+幼樹以營養生長為主,施肥以氮肥為主。銀杏栽后第1年只在5月份新梢生長期追施尿素一次,每株施入100克,冬季每株穴施草皮土30千克,在定植后第2年 始挖坑施肥。由于銀杏根系較發達,表層分布較多,且根的趨肥性較強,為使銀杏幼樹的根系向土層深處延伸,從定植第二年冬季開始,連續擴坑施重肥,以增加土 壤深層的有機質,改善土壤。施人的肥料可以為垃圾肥、豬糞、綠肥、豆秸、蔗渣、草皮土、復合肥、磷酸鈣、硫酸鉀等。應注意的是,銀杏樹的擴坑施肥要在定植 后2~4年內進行,如過晚樹冠郁蔽,表層根系密布,操作時易折斷枝條和傷根,直接或間接影響結實。
②成齡園的施肥 銀杏進入成齡后的施肥分為基肥和追肥的施用?;视?0~11月施入腐熟禽畜糞、堆肥、綠肥等有機肥。追肥在一年內多分為三次施用:第一次在發芽前(2~3月上旬);第二次在果實膨大高峰期的前幾天(約在5月下旬),尿素或碳銨加適量過磷酸鈣;第三次在7月中下旬,以施磷肥為主,配合施用氮肥,使枝條充實,促進種實發育。
③施肥量及方法 采取環狀開溝施肥,在樹盤相對兩邊開溝,輪換交替,規格30~40厘米寬,40~60厘米深,施入肥料有漚制腐熟的花生餅、菜籽餅、化學肥料及稀糞水等。每株全年施肥量:腐熟餅肥1.5千克、尿素0.5千克、復合肥0.5千克、硫酸鉀0. 15千克、過磷酸鈣o.5千克。全年三次施肥量的比例為2:2:1。
(3)灌水銀杏樹從萌芽、展葉、新梢生長、開花和銀杏果實成熟,各生長發育時期都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水分是銀杏樹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銀杏樹種子含水量占銀杏樹種子總重的70%~80%。水分也是光合作用生產有機物質的重要原料。植物體各種機能活動,都需要在有水分條件下進行。降水量不足、灌水不及時致土壤缺水,就
會導致銀杏樹樹體新陳代謝作用減弱,營養和生殖生長均受抑制,尤其在新梢迅速生長、果實膨大和根系活動旺期缺水,會發生枝葉萎蔫,提前落葉,降低品質,減少產量,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干旱季節和地區、肥力不足、土層瘠薄的沙土地,更應該適時灌水。
灌水時期根據樹體、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等條件而定。以北方地區為例,要抓好以下時期的澆水:
①銀杏樹萌芽前 在休眠期結束,芽萌動前。
②銀杏樹花謝后花落后,果實膨大,新梢迅速生長,對水分要求較高??蛇B續灌2次。
③銀杏樹果實發育 此時正值雨季,一般不需要灌水,但在干旱年份仍要進行灌水。
④越冬前 在果實采收后,銀杏樹葉變黃脫落,土壤封凍以前灌溉。目的是促進花芽分化,增強銀杏樹體抗寒越冬能力。
灌 水需根據銀杏樹園的設施而定,有漫灌、樹盤株灌、噴灌和滴灌。生產上常用漫灌和株灌。噴灌和滴灌可省水省勞力,雖設備成本較高,但應推廣應用。漫灌最費 水。灌水量是根據銀杏樹體大小、土壤性質、根系分布等因素而定。以水分滲透到銀杏樹根系主要分布層為準。成齡銀杏樹根系主要分布層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 持水量的70%~80%為宜。特別是干旱季節灌水不能過多,需分2次灌溉,避免樹體營養水平失去平衡。
(4)排水銀杏樹怕澇,若根系積水15厘米深,連續10天,就會引起銀杏樹落葉和爛根,重者銀杏樹植株死亡。在選擇園地時,應注意地下水位在1~2米的地段,園地規劃時,設計好排水系統,即園地周圍開深溝,園內每隔2行開一條排水溝,明溝、暗溝都可以。暗溝常設在50厘 米以下,溝內鋪卵石和煤渣,排除的水分經卵石、煤渣間隙流人深溝排出園外。山丘坡地的排水,可結合水平階、魚鱗坑、梯田等順溝排除。在根系分布層的含水量 達到土壤最大持水量時,就需要進行排水。(土壤含水量測定方法,一般用酒精燃燒法。先將盛土的鋁盒稱重后,加入新鮮土樣5~10克稱重,并記下重量。用量筒加6~8毫升酒精于土壤中,充分攪拌后點燃酒精,待即將燒盡時再攪拌,以達燃燒充分。再次倒入2~3毫升酒精,使之繼續燃燒,至土壤完全松散干燥,待冷卻后稱重。)